凤仙花 中药凤仙花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的花

凤仙花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杀虫。主治风湿肢体痿废;腰胁疼痛;妇女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跌打损伤;骨折;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白带;鹅掌风;灰指甲。
 

凤仙花

拼音名:Feng Xian Hua

英文名:Flower of Garden Balsam

别名:金凤花,灯盏花,好女儿花,金童花,竹盏花,指甲花,海莲花,指甲桃花。

中药凤仙花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夏,秋季开花时采收,鲜用或阴,烘干。

 

原形态

凤仙花,一年生草本,高40~100厘米。茎肉质,直立,粗壮。叶互生;叶柄长约1~3厘米,两侧有数个腺体;叶片披针形,长4~12厘米,宽1~3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渐狭,边缘有锐锯齿,侧脉5~9对。花梗短,单生或数枚簇生叶腋,密生短柔毛;花大,通常粉红色或杂色,单瓣或重瓣;萼片2,宽卵形,有疏短柔毛;旗瓣圆,先端凹,有小尖头,背面中肋有龙骨突;翼瓣宽大,有短柄,2裂,基部裂片近圆形,上部裂片宽斧形,先端2浅裂;唇瓣舟形,被疏短柔毛,基部突然延长成细而内弯的距;花药钝。蒴果纺锤形,熟时一触即裂,密生茸毛。种子多数,球形,黑色。

 

药材性状

西藏地区使用的凤仙花,其原植物为锐齿凤仙花ImpatiensargutaHook.F.EtThoms.,分布西藏,云南等地。

 

药理作用

对癣菌作用:凤仙花的鲜花汁,对红色表皮癣菌,堇色毛癣菌及腹股沟表皮癣菌,专夫曼高尔夫表皮癣菌均有抑制作用。

对细菌抑制作用:凤仙花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绿脓杆菌,伤寒杆菌和痢疾也有不同的抑制作用。

 

性味与归经

味甘;苦;性微温。

 

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解毒杀虫。主治风湿肢体痿废;腰胁疼痛;妇女闭腹痛;产后瘀血未尽;跌打损伤;骨折;痈疽疮毒;毒蛇咬伤;白带;鹅掌风;灰指甲。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1.5~3克,鲜品可用至3~9克;或研末;或浸洒。外用:适量,鲜品研烂涂;;或煎水洗。

 

药材处方

  • 外洗方《扶寿精方》:风湿证;凤仙花散剂。
  • 《本草纲目》:腰胁引痛不可忍者。
  • 兰台集选方《兰台集》:跌仆伤损骨,血脉不行者
 

各家论述

  • 《滇南本草》:治小儿脓耳。
  • 《纲目》:活血消积。治蛇伤,腰胁引痛。
  • 《本草求原》:治偏废。
  • 《天宝本草》:治鼻血不止。
  • 《西藏常用中草药》:通经活血,利尿,治经闭腹痛,产后瘀血不尽,下死胎,小便不利,疔毒痈疽。
  • 《本草汇言》:凤仙花,活血气,利筋脉之药也。李氏方治腰胁引痛不可忍,因瘀血为患者宜用之。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