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蔺花 中药马蔺花为鸢尾科植物马蔺的花

马蔺花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通淋。主治喉痹;吐血;衄血;崩漏;便血;淋证;疝气;痔疮;痈疽;烫伤。
 

马蔺花

拼音名:Ma Lin Hua

英文名:Flower of Chinese Small Iris

别名:剧荔花,潦叶花,旱蒲花,蠡草花,马楝花。

中药马蔺花为鸢尾科植物马蔺。5~7月花盛开时采收,晒干。

 

原形态

马蔺,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茎木质化,粗壮,斜升,近地面有大量呈纤维状的老叶叶鞘。须根粗长,黄白色。叶簇生,坚韧,近于直立;叶片条形,长40~50厘米,宽4~6毫米,先端渐尖,全缘,基部套褶;无中脉,具多数平行脉。花茎先端具苞片2~3片,内有2~4花;花梗长3~6厘米;花浅蓝色,蓝色,蓝紫色,花直径5~6厘米,花被裂片6,2轮排列,花被上有较深色的条纹;雄蕊3,花药黄色;子房长3~4.5厘米,直径1~1.4厘米,花柱分枝扁平,拱曲,先端2裂。葫果长圆柱状,长4~6.3厘米,直径1~1.3厘米,有明显的6条纵棱,先端具喙。种子为不规则的多面体,黑褐色。花期5~7月,果期6~9月。

 

药材性状

干燥花朵具花被6片,线形,长2.5~3厘米,直径2~4毫米,多皱缩,先端弯曲,基部膨大,呈深棕色或蓝紫色;雄蕊3,花药多破碎或脱落,有残存的花丝,花西风长短不等。质轻,气显着,味微苦。以整齐,色紫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

味微苦;辛;微甘;性寒; 归胃;脾;肺;肝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通淋。主治喉痹;吐血;衄血;崩漏;便血;淋证;疝气;痔疮;痈疽;烫伤。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3~6克;或入丸,散;或绞汁。

 

用药宜忌

《别录》多服令人溏泄。

 

各家论述

  • 《本经》:去白虫。
  • 《别录》:疗喉痹。
  • 《纲目》:主痈疽恶疮。
  • 《江苏植药志》:治吐血,衄血,金疮;又为利尿解热药;消痈肿及疝痛。
  • 《河北药材》:利尿。治淋疾,解诸毒药。
  • 《山西中药志》:破宿血,养新血,断血利,解毒。治腹中急痛,痔疮,诸症寒热,绞肠痧痛等症。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马蔺花
分类:花类
别名:马楝花蠡草花潦叶花旱蒲花剧荔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