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花 中药葛花为豆科植物野葛或苦葛藤的花

葛花的功效与作用: 解酒醒脾;止血。主治伤酒烦热口渴;头痛头晕;脘腹胀满;呕逆吐酸;不思饮食;吐血;肠风下血。
 

葛花

拼音名:Ge Hua

英文名:Flower of Lobed Kudzuvine

别名:葛条花。

中药葛花为豆科植物野葛苦葛藤。立秋后当花未全放时采收,去枝叶,晒干。

 

原形态

野葛,多年生落叶藤本,长达10米。全株被黄褐色粗毛。块根圆柱状,肥厚,外皮灰黄色,内部粉质,纤维性很强。茎基部粗壮,上部多分枝。三出复叶;顶生小叶柄较长;叶片菱状圆形,长5.5~19厘米,宽4.5~1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有时浅裂,侧生小叶较小,斜卵形,两边不等,背面苍白色,有粉霜,两面均被白色伏生短柔毛;托叶盾状着生,卵状长椭圆形,小托叶针状。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冠蓝紫色或紫色;苞片狭线形,早落,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萼钟状,长0.8~1厘米,萼齿5,披针形,上面2齿合生,下面1齿较长;旗瓣近圆形或卵圆形,先端微凹,基部有两短耳,翼辩狭椭圆形,较旗瓣短,常一边的基部有耳,龙骨瓣较翼瓣稍长;雄蕊10,二体;子房线形,花柱弯曲。荚果线形,长6~9厘米,宽7~10毫米,密被黄褐色长硬毛。种子卵圆形,赤褐色,有光泽。花期4~8月,果期8~10月。

甘葛藤,藤本。根肥大。茎枝被黄褐色短毛或杂有长硬毛。三出复叶,具长柄;托叶披针状长椭圆形,有毛;小叶片菱状卵形至宽卵形,有时3裂,长9~21厘米,宽8~18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图形。总状花序腋生;小苞片卵形;花萼钟状,长1.2~1.5厘米,萼齿5,披针形,较萼筒长,被黄色长硬毛;花冠紫色,长1.3~1.8厘米。荚果长椭圆形,扁平;长10~12厘米,宽1~1。2厘米,密被黄褐色长硬毛。种子肾形或圆形。花期6~9月,果期8~10月。

 

药材性状

野葛花,花蕾呈扁长圆形。开放的花皱缩,花萼灰绿色至灰黄色,萼齿5,披针形,约与萼筒等长或稍长,上面2齿合生,长8~11mm,下面裂片最长1片可长达15毫米,其他2片长5~7毫米,内外均有灰白色毛。花冠蓝色至蓝紫色,久置则呈灰黄色;旗瓣近圆形或长圆形,高6~15毫米,宽6~12毫米,先端中央缺刻,深0.5~1.0毫米;翼瓣窄三角形,长6~12毫米,宽2~5毫米,基部附属体一例甚小或缺,弦侧附属体明显长大于宽,龙骨瓣长5~13毫米,宽3~5毫米,弦侧基部有三角形附属体。花药长0.6~0.9毫米,宽0.3~0.5毫米。无臭,味淡。

粉葛花,花蕾呈不规则的扁长圆形或三角形,花萼黄绿色至灰绿色,萼齿显着长于萼筒,内外均有灰白色毛,上面裂片先端2分裂(2齿合生),长12~16毫米,下方3裂片最长的可达20毫米。花冠紫色或灰紫色,久置后呈黄白色至深黄色,5片,旗瓣近圆形或长圆形,高6~20毫米,宽6~16毫米,先端楔形切入,深1.0~1.9毫米,基部有2短圆耳状突起;翼瓣长椭圆状,长5~20毫米,宽3~5毫米,基部两侧附属体呈不对称的耳状突起;龙骨瓣长6~20毫米,宽3~8毫米,弦侧基部附属体不明显,稍呈突起。花药长l-1.5毫米,宽0.2~1毫米。雌蕊具毛。体轻,无臭,味淡。

 

鉴别方法

野葛花粉末灰棕蓝色。萼片上下表皮都着生非腺毛及腺毛,非腺毛单列,基部2个细胞小型,先端细胞细长,末端锐尖;腺毛多细胞头,内含浅黄色内含物;上表皮细胞内侧有含1个单棱晶的厚壁细胞。旗瓣上表皮细胞壁方形,呈乳突状,外覆有厚(19~23μm)瘤状角质层;中央部的上表皮细胞高19~26μm,下表皮细胞高18~24μm,宽8~14μm,表面有厚9~11μm的角质层。花粉粒,显微镜下P×E=(20.4~23.8)×(22.1~23.8)μm,扫描电镜下长球形,P×E=(20~23)×(23~25)μm,表面网眼较小,点状,孔状,网眼内颗粒状纹饰少。

粉葛花粉末发棕蓝色。旗瓣上面表皮细胞长方形,高34~49μm,宽10~18μm,细胞呈扁平突起,覆有4~6μm厚的角质层;中央部的下表皮细胞类方形,高19~26μm,宽9~14μm,表面有厚7~9μm的角质层,呈乳头状突起。花粉粒淡黄色,单粒,3孔沟,显微镜下,P×E=(20.4~23.8)×(20.4~27.2)μm,扫描电镜下长球形,P×E=(21~23)×(13~25)μm,表面具网纹纹饰,网眼较大,多边形,网眼内具多数明显的颗粒状纹饰。

 

性味与归经

味甘;性凉;归胃经。

 

功效与作用

解酒醒脾;止血。主治伤酒烦热口渴;头痛头晕;脘腹胀满;呕逆吐酸;不思饮食;吐血;肠风下血。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3~9克;或入丸,散。

 

药材处方

  • 《脾胃论》葛花解酲汤,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战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 莲花青皮(去穰)三分,木香五分,橘皮(去白),人参(去芦),猪苓(去黑皮),白茯苓各一钱五分,神曲(炒黄),泽泻,干生姜,白术各二钱,白豆蔻仁,葛花,砂仁各五钱。为极细末,秤和匀,每服三钱匕,白汤调下,但得微汗,酒病去矣。
  • 《滇南本草》葛花清热丸治饮酒积热,毒伤脾胃,呕血吐血,发热烦渴,小便赤少: 葛花一两,黄连一钱,滑石一两(水飞),粉草五钱。为细末,水合为丸,每服一钱,滚水下。
 

各家论述

  • 《本经逢原》:葛花,能解酒毒,葛花解酲汤用之,必兼人参。但无酒毒者不可服,服之损人天元,以大开肌肉,而发泄伤津也。
  • 《别录》:消酒。
  • 《滇南本草》:治头晕,憎寒,壮热,解酒醒脾,酒痢,饮食不思,胸膈饱胀,发呃,呕吐酸痰,酒毒伤胃,吐血,呕血,消热。
  • 《纲目》:治肠风下血。
  • 《医林纂要》:清肺。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葛花
分类:花类
别名:葛条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