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Bai Hua Ying Shan Hong
别名:白映山红,白艳山红。
中药白花映山红为杜鹃花科植物白花杜鹃的花,根或茎叶。4月采花,9~10月挖根,鲜用或晒干。茎叶全年均可采,多鲜用。
白花杜鹃,常绿或半常绿灌木,高2~3米。分枝多而密,幼枝密被灰色柔毛,有时混生少数腺毛。花芽卵圆形,鳞片脊上有细毛和粘质。叶近轮生,二型;春叶早落,膜质,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3.5~5.5厘米,宽1~2.5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尖,基部楔形,两面均有灰棕色柔毛;夏叶宿存,半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1.5~3.5厘米,宽1~2厘米,先端钝尖,有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疏被灰褐色伏毛,下面青绿色,被棕褐色伏毛,叶脉上尤多。花序顶生,有花1~3朵,芳香;花萼大,5裂,裂片披针形,绿色,长约1.5厘米,有腺毛与绒毛;花冠宽钟形,纯白色,有时有红色条纹,长2.8~3.5厘米,5裂,裂片卵状椭圆形;雄蕊10,有时退化为8,花丝细长,近基部有腺毛,花药黄白色或紫色;雌蕊1,密被柔毛和糙伏毛,花柱细长,长4~6厘米,柱头头状。蒴果圆锥状卵形,长约1厘米,短于萼片,被微毛。花期3~5月,果期8~9月。
味辛;甘;性温。
和血;散瘀;止咳。主治吐血;便血;痢疾;崩漏;咳嗽;跌打损伤。
内服:煎汤,15~30克。外用:适量,煎水洗。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