藷藇 共找到1味中药材。

中药材藷藇又称作“山药”;也有地区称作:野白薯; 野山豆; 诸署; 蛇芋; ; 薯蓣; 署预; 署豫; 白药子; 白苕; 王芋。薯药; 玉延; 淮山药; 扇子薯; 延草; 山芋; 山板术; 几草; 修脆; 佛掌薯; 九黄姜; 中药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茎。11~12月采挖,切去根头,洗净泥土,用竹刀刮去外皮,晒干或烘干,即为毛山药。选择粗大的毛山药,用清水浸匀,再加微热,并用棉被盖好,保持湿润闷透,然后放在木板上搓揉成圆柱状,将两头切齐,晒干打光,即为光山药。藷藇的功效与作用: 健脾,补肺,固肾,益精。主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本经》: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别录》:主头面游风,风头(一作’头风’)眼眩,下气,止腰痛,治虚劳羸瘦,充五脏,除烦热,强钥。《药性论》:补五劳七伤,去冷风,止腰痛,镇心神,补心气不足,患人体虚羸,加而用之。《食疗本草》:治头疼,助阴力。《日华子本草》: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主泄精健忘。朱震亨:生捣贴肿硬毒,能消散。《伤寒蕴要》:补不足,清虚热。《纲目》:益肾气,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润皮毛。   »查看“山药”详情

官方推荐

  • 土细辛 中药土细辛为双叶细辛等的全草
  • 鳖脂 中药鳖脂为中华鳖及山再鳖的脂肪
  • 过坛龙 中药过坛龙为扇叶铁线蕨的全草或根
  • 猪脑 中药猪脑为动物猪的脑髓
  • 石斛 中药石斛为植物金钗石斛等的茎
  • 楮叶 中药楮叶为桑科植物构树的叶
  • 金盏草 中药金盏草为小金盏花的全草或花
  • 兔头骨 中药兔头骨为动物家兔等的头骨
  • 倒挂草 中药倒挂草为铁植物倒挂铁角蕨的全草
  • 交剪草 中药交剪草为植物葱草的全草
  • 红紫苏 中药红紫苏为植物走茎龙头草的全草
  • 萹蓄 中药萹蓄为植物萹蓄的全草
  • 牛奶莓 中药牛奶莓为植物红腺悬钩子的根
  • 火绳树 中药火绳树为植物翅果麻的树皮
  • 泡囊草根 中药泡囊草根为植物泡囊草的根
  • 密纹薄芝 中药密纹薄芝为密纹薄芝的子实体
  • 通花根 中药通花根为物通脱木的根
  • 草玉梅 中药草玉梅为二歧银莲花的根状茎
  • 赪桐叶 中药赪桐叶为双植物赪桐的叶
  • 杜鹃兰 中药杜鹃兰为植物杜鹃兰的假鳞茎
  • 摇钱树 中药摇钱树为植物复羽叶栾树的花和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