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
满山香又称作“
豆豉姜”;也有地区称作:
过山香;
澄茄根;
木浆子根;
木姜子根;
山苍子根; 中药豆豉姜为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根。栽培3~5年,9~10月采挖,抖净泥土,晒干。满山香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理气止痛。主治感冒;心胃冷痛;腹痛吐泻;脚气;孕妇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脑血栓形成。 »
查看“豆豉姜”详情
中药材
满山香又称作“
野草香”;也有地区称作:
鱼香菜;
野香薷;
野香苏;
野薄荷;
野苏麻;
狗尾草;
木姜花; 中药野草香为唇形科植物野草香的叶或茎叶。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满山香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发表;解毒截疟。主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鼻渊头痛;风湿关节痛;泻痢腹痛;疟疾;疔疮肿毒;汗斑;神经性皮炎。 »
查看“野草香”详情
中药材
满山香又称作“
白珠树”;也有地区称作:
老虎面;
老虎尿;
牛头药药; 中药白珠树为杜鹃花科植物白珠树的根或茎叶。夏,秋季采收,晒干或鲜用。满山香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
查看“白珠树”详情
中药材
满山香又称作“
香排草”;也有地区称作:
香草;
毛柄珍珠菜;
排香草;
排香;
排草;
合血草; 中药香排草为报春花科植物细梗香草的全草。夏季开花时采收,晒干或鲜用。满山香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行气止痛;调经;解毒。主治风湿痹痛;院腹胀痛;感冒;咳嗽;月经不调;疔疮;蛇咬伤 »
查看“香排草”详情
中药材
满山香又称作“
香石藤”;也有地区称作:
小密细藤; 中药香石藤为五味子科植物披针叶五味子的茎藤及根。秋季采收,切片,晒干。满山香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腰痛。 »
查看“香石藤”详情
中药材
满山香又称作“
七里香”;中药七里香为海桐花科植物台琼海桐的根,叶。全年可采。满山香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消肿,解毒止痢。主治跌打损伤,痢疾。 »
查看“七里香”详情
中药材
满山香又称作“
海桐树”;也有地区称作:
柞木仁;
山栀茶;
山枝条;
山枝仁; 中药海桐树为海桐科植物崖花海桐和光叶海桐的根叶和种子。根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叶随时可采,可鲜用。11月采果,晒至足干,使果皮脆硬,成棕褐色,击破果壳,筛取种子。满山香的功效与作用: 根:祛风活络,散瘀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骨折,骨痛,牙痛,高血压,神经衰弱,梦遗滑精。叶:解毒,止血。外用治毒蛇咬伤,疮疖,外伤出血。子:涩肠固精。用于肠炎,白带,滑精。 »
查看“海桐树”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