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骨木 共找到5味中药材。

中药材接骨木又称作“肿节风”;也有地区称作:鸭脚节; 驳节茶; 铜脚灵仙; 野靛; 观音茶; 节骨茶; 竹茶; 珍珠兰; 接骨金粟兰; 接骨莲; 接骨草; 接骨丹; 山牛膝; 学士茶; 九节风; 九节草; 九节茶; 九节兰; 中药肿节风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的全株或根。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接骨木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活血散瘀;清热解毒。主治肢体麻木;跌打损伤;骨折;妇女痛经;产后瘀滞腹痛;肺炎;争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菌痢;胆囊炎;脓肿;口腔炎;风湿痹痛。   »查看“肿节风”详情
中药材接骨木又称作“蒴藋”;也有地区称作:龙州三七; 鸡罅风; 马鞭三七; 铁篱笆; 走马箭; 赤苓叶; 葛辣; 落得打; 英雄草; 苛草; 秧心草; 真珠花; 珍珠连; 珊瑚花; 接骨草; 排风藤; 排风草; 扫地风; 大臭草; 吴草; 公道老; 八里麻; 八棱麻; 五甲皮; 七叶麻; 中药蒴藋为忍冬科植物蒴藋的全草或根。蒴藋,灌木状草本,高达3米。主根垂直,副根不多。茎具棱,平滑无毛,多分枝。叶对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5~9,长椭圆状披针形。接骨木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活血散瘀。主治风湿疼痛,肾炎水肿,脚气浮肿,痢疾,黄疸,慢性气管炎,风疹瘙痒,丹毒,疮肿,跌打损伤,骨折。 《别录》:主风瘙瘾疹身痒,湿痹。可作浴汤。《日华子本草》:治瘑癞,风痹。煎汤浸,并叶用。《长沙药解》:行血通经,消瘀化凝。疗水肿,逐湿痹,下症块,破瘀血,洗瘾疹风瘙,敷脚膝肿痛。《分类草药性》:根,治筋骨痛,两足疼痛,跌打损伤。《贵州民间方药集》:茎叶可利尿,治脚肿胀,除风湿。外用治痈肿,疮疖,又治蛇虫咬伤。《四川中药志》:根能利尿,消痰降气,治黄疸肿胀,脾胃虚弱和消化不良。《上海常用中草药》:茎叶,发汗利尿。根,活血散瘀,祛风活络。   »查看“蒴藋”详情
中药材接骨木又称作“九节茶”;也有地区称作:鸡骨香; 鸡膝风; 鱼子兰; 骨风消; 驳节茶; 青甲子; 观音茶; 草珠兰; 草珊瑚; 满山香; 来年红; 接骨茶; 按骨兰; 山鸡茶; 山胡椒; 山石兰; 嫩头子; 大威灵仙; 十月红; 九节风; 九节蒲; 九节红; 九节兰; 中药九节茶为金粟兰科植物接骨金粟兰的枝叶。夏季采收。接骨木的功效与作用: 抗菌消炎,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治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胃肠炎,菌痢,风湿疼痛,跌打损伤,骨折。 《生草药性备要》:煲水饮,退热。《分类草药性》:治一切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筋骨疼痛。《峨嵋药植》:叶,可止呕吐。《陆川本草》:接骨,破积,止痛。治跌打骨折,损伤肿痛,风湿骨痛,烂疮,毒蛇咬伤。《湖南药物志》:通经。治产后腹痛。《闽东本草》:健脾,活血,止渴,消肿胀。治产后外感.寒热往来,头身疼痛,口渴,肿胀。   »查看“九节茶”详情
中药材接骨木又称作“大驳骨”;也有地区称作:龙头草; 大骨风; 大骨节草; 大骨碎; 大驳骨消; 大驳骨丹; 大还魂; 大接骨; 中药大驳骨为爵床科植物鸭嘴花的全株。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接骨木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止痛;接骨续伤;止血。主治筋伤骨折;扭伤;瘀血肿痛;风湿痹痛;腰痛;月经过多;崩漏。   »查看“大驳骨”详情
中药材接骨木又称作“大粘药”;也有地区称作:血升麻; 红水麻; 玄麻; 涩叶树; 接骨灵; 山毛柳; 升麻; 上升麻; 中药大粘药为荨麻科植物红雾水葛的根和叶。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接骨木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清热解毒。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痹痛;湿热泄泻;乳痈;疮疖;热淋。   »查看“大粘药”详情

官方推荐

  • 孔雀尾 中药孔雀尾为动物绿孔雀的尾羽
  • 华南皂荚 中药华南皂荚为华南皂荚的果实
  • 刺葡萄根 中药刺葡萄根为植物刺葡萄的根
  • 入地蜈蚣 中药入地蜈蚣为七指蕨的根茎或全草
  • 蓝萼香茶菜 中药蓝萼香茶菜为蓝萼香茶菜的全草
  • 火殃簕 中药火殃簕为植物金刚纂的茎叶
  • 观音茶 中药观音茶为白毛银露梅的叶
  • 乌桕 中药乌桕为植物乌桕的根皮
  • 露兜簕 中药露兜簕为植物露兜簕的根
  • 青头雀 中药青头雀为雀科灰头鹀的肉
  • 止咳菊 中药止咳菊为植物川滇女蒿的块根
  • 香樟叶 中药香樟叶为植物黄樟的叶片
  • 海通 中药海通为植物海通的枝叶
  • 狐狸尾 中药狐狸尾为植物狸尾草的全草
  • 椰子壳 中药椰子壳为植物椰子的内果壳
  • 山蓼 中药山蓼为植物山蓼的全草
  • 红鬼笔 中药红鬼笔为真菌红鬼笔的子实体
  • 狭叶鸦葱 中药狭叶鸦葱为狭叶鸦葱的根
  • 大金钱草 中药大金钱草为植物过路黄的全草
  • 米露 中药米露为新米或稻花的蒸馏液
  • 紫八宝 中药紫八宝为植物紫八宝的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