莴苣子 中药莴苣子为菊科植物莴苣的果实

莴苣子的功效与作用: 通乳汁;利小便;活血行瘀。主治乳汁不通;小便不利;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阴囊肿痛。
 

莴苣子

拼音名:Wo Ju Zi

英文名:Seed of Garden Lettue

别名:苣蕂子,白苣子,生菜子。

中药莴苣子为菊科植物莴苣果实。夏,秋季果产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贮藏于干燥通风处。

 

原形态

莴苣,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100厘米。茎粗,厚肉质。基生叶丛生,向上渐小,长圆状倒卵形,长10~30厘米,全缘或卷曲皱波状;茎生叶互生,椭圆形或三角状卵形,基部心形,抱茎。头状花序有15个小花,多数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圆锥花序;舌状花黄色。瘦果狭或长椭圆状倒卵形,灰色,肉红色或褐色,微压扁,每面有纵肋7~8条,上部有开展柔毛,喙细长,淡白色或褐红色,与果身等长或稍长,冠毛白色。花果期5~7月。

 

药材性状

瘦果呈长椭圆形至卵圆形而扁,一端渐尖,另一端钝圆。长3~5毫米,宽1~2毫米。外表灰白色,棕褐色,黑褐色。瘦果的每一面具7~8条形成顺直纹理的纵肋,用时可搓去外歧,多搓时即呈细毛状(纤维状)。搓去外歧后,即露出棕色的种仁,富油性。气弱,味微甘。

 

药理作用

利尿作用 莴苣子挥发油0.2%水溶液,剂量0.1毫克/10克,0.5毫克/10克腹腔注射,小白鼠代谢笼法,结果表明亥挥发油具有非常显着的利尿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1]。

抗心律失常作用 莴苣子总黄酮可非常明显地对抗S-T段移位的幅度和移位的持续时间。莴苣子总黄酮能延长小鼠的耐缺氧时间。给家兔注射垂体后叶素后,6/9发生心律失常,而莴苣子总黄酮可减沙律失常发生率至1/9,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赤明显综短。总黄酮还可以明显地减少由氯仿所引起的室颤。实验表明:莴苣子总黄酮对这些实验性心律失常有显着拮抗作用[2]。

毒性 小鼠尾静脉注射挥发油0.2%,水溶液至1毫升/20克剂量,10只小鼠无死亡,未测得半数致死量[1]。

 

性味与归经

味辛;苦;微温;归胃;肝经。

 

功效与作用

通乳汁;利小便;活血行瘀。主治乳汁不通;小便不利;跌打损伤;瘀肿疼痛;阴囊肿痛。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6~15克;或研末,每服3克。外用:适量,研末涂擦;或煎水熏洗。

 

药材处方

  • 《纲目》治乳汁不行: 莴苣子三十枚。研细酒服。
  • 《纲目》治乳汁不行: 莴苣子一合,生甘草三钱,糯米粳米各半合。煮粥频食之。
  • 《圣惠方》治肾黄:莴苣子一合,细研。以水一盏,煎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 《纲目》治阴囊肿:莴苣子一合。捣末,水一盏,煎五沸,温服。
  • 《摘元方》治疖疮瘢上不生髭发:先以竹刀刮损,以莴苣子拗猢狲姜末,频擦之。
 

各家论述

《纲目》下乳汁,通小便。治阴肿,痔漏下血,伤损作痛。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莴苣子
分类:果实类
别名:苣蕂子白苣子生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