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 中药紫菀为植物紫菀的根和根茎

紫菀的功效与作用: 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主治咳嗽;咳吐脓血;小便不利;肺虚劳嗽;肺痿肺痈。
 

紫菀

拼音名:Zi Wan

英文名:Tatarian Aster Root

别名:青菀,紫葥,关公须,紫菀茸,返魂草根,夜牵牛

中药紫菀为菊科植物紫菀根茎。10月下旬至翌年春,待地上部分枯萎后,挖掘根部,除去枯叶,将细根编成小辫状,晒至全干。

 

原形态

紫菀 多年生草本,高40~150厘米。茎直立,通常不分,粗壮,有疏糙毛。根茎短,必生多数须根。基生叶花期枯萎,脱落,长圆状或椭圆状匙形,长20~50厘米,宽3~13厘米,基部下延;茎生叶互生,无柄;叶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8~35厘米,基部下延;茎生叶互生,无柄;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长18~35厘米,宽5~10厘米,中脉粗壮,有6~10对羽状侧脉。头花序多数,直径2.5~4.5厘米,排列成复伞房状;决苞半球形,宽10~25毫米,总苞片3层,外层渐短,全部或上部草质,先端尖或圆形,边缘宽膜质,紫红色;花序边缘为舌状花,约20多个,蓝紫色,舌片先端3齿裂,花柱,柱头2分叉;中央有多数筒状花,两性,黄色,先端5齿裂;雄蕊5;柱头2分叉。瘦果倒卵状长圆形,扁平,紫褐色,长2.5~3毫米,两面各有1脉或少有3脉,上部具短伏毛,冠毛污白色或带红色。花期7~9月,果期9~10月。

 

药材性状

根茎一规则块状,长2~5厘米,直径1~3厘米;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顶端殖留茎基及叶柄殖痕,中下部丛生多数细根;质坚硬,断面较平坦,显油性。根多数,细长,长6~15厘米,直径1~3毫米,多编成辫状;表面紫红色或灰红色,有纵皱纹;质较柔韧,易折断,断面淡棕色,边缘一圈现紫红色,中内有细小木心。气微香,味甜,微苦。以根长,色紫红,质柔韧者为佳。

 

药理作用

  • 祛痰作用:中医认为紫菀具有温肺,下气,消痰,止咳嗽的功能。实验表明,水煎剂有祛痰作用而无镇咳及平喘作用;苯及甲醇提取物也有祛痰作用。
  • 抗菌作用:紫菀在体外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及霍乱弧菌等7种革兰氏阴性肠内致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有对抗致病性真菌的作用。
  • 抗病毒作用:水煎剂在鸡胚尿囊中对流感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抑制肿瘤的作用:据报道分离出的表无羁萜醇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抑瘤作用;也有报道从紫菀根的正丁醇提取部分分离出的环肽类化合物对S180有抗肿瘤活性。
 

药材毒性

紫菀皂甙有溶血作用,制剂不宜静脉注射。

 

药材鉴别

取紫菀粉末2克,加水20毫升,置60℃水浴上加热10分钟,趁热滤过,放冷。取滤液2毫升,置带塞试管中,用力振摇1分钟,产生持久性泡沫,10分钟,内不消失。(检查皂甙)

 

根横切面:表皮细胞类圆形或类方形,多脱落或皱缩,内含紫红色色素。下皮细胞1列,略切向延长,侧壁及内壁增厚,有的内含紫红色色素。皮层宽广,有少数厚壁细胞,散在;油管呈类圆形或扁圆形,直径30~75μm,位于皮层内侧,常与韧皮部束同数并相对;内皮层明显。中柱小,中柱鞘1~2列细胞;初生木质部4~6原型。中央常有髓。紫菀薄壁细胞含菊糖。

粉末特征:红棕色。菊糖碎块,用冷水合氯醛装置,叶房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表面现放射状线纹。下皮细胞紫红色,淡黄棕色或无色;表面观略呈长方形,垂周壁稍增厚,细波状弯曲。石细胞(根茎)单个散在,类长方形,类圆形或圆三角形,直径44~154μm,长95~177μm,壁厚6~22μm,层纹及孔沟明显,有的胸腔内含草酸钙簇晶或黄棕色物。厚壁细胸长条形,直径38~73μm,长可至315μm,壁厚2~10μm,非木化,纹孔排列成纵行。油管碎片易见,分泌细胞及管道内均含黄棕色或红棕色分泌物。草酸钙簇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直径8~20μm,有的一个细胞含数个结晶,或含晶细胞纵向连接,簇晶排列成行。此外,可见木纤维,导管等。

 

 

性味与归经

味苦;辛;性温;归肺经。

 

功效与作用

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主治咳嗽;咳吐脓血;小便不利;肺虚劳嗽;肺痿肺痈。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4.5~10克;或入丸,散。

 

用药宜忌

有实热者忌服。

  • 《本草经集注》:款冬为使。恶天雄,瞿麦,雷丸,远志。畏茵陈蒿。
  • 《本草正》:劳伤肺肾,水亏金燥而咳喘失血者非所。
  • 《唐本草》:恶藁本。
 

药材处方

  • 《本草图经》治久嗽不瘥:紫菀(去芦头),款冬花各一两,百部半两。三物捣罗为散,每服三钱匕,生姜三片,乌梅一个,同煎汤调下,食后,欲卧各一服。
  • 《圣惠方》紫菀散:治伤寒后肺痿劳嗽, 唾脓血腥臭,连连不止,渐将羸瘦: 紫菀一两,桔梗一两半(去芦头),天门冬一两(去心),贝母一两(煨令微黄),百合三分,知母三分,生干地黄一两半。上药捣筛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
  • 《圣济总录》紫菀散:治小儿咳逆上气,喉中有声,不通利: 紫菀一两,杏仁(去皮尖),细辛,款冬花各一分。上四味,捣罗为散,二三岁儿,每服半钱匕,米饮调下,日三,更量大小加减。
  • 《伤寒保命集》紫菀汤:治妊娠咳嗽不止,胎不安: 紫菀一两,桔梗半两,甘草,杏仁,桑白皮各二钱半,天门冬一两。上细切,每服三钱。竹茹一块,水煎,去滓,入蜜半匙,再煎二沸,温服。
  • 《鸡峰普济方》紫菀丸:治吐血,咯血,嗽血: 真紫菀,茜根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子大,含化一丸,不以时。
  • 《千金方》治妇人卒不得小便:紫菀末,井华水服三指撮。
 

各家论述

  • 《本草经疏》:紫菀,观其能开喉痹,取恶涎,则辛散之功烈矣,而其性温,肺病咳逆喘嗽,皆阴虚肺热证也,不宜专用及多用,即用亦须与天门冬,百部,麦冬,桑白皮苦寒之药参用,则无害。
  • 《本草通玄》:紫菀,辛而不燥,润而不寒,补而不滞。然非独用,多用不能速效,小便不通及溺血者服一两立效。
  • 《本草正》:紫菀,辛能入肺,苦能降气,故治咳嗽上气,痰喘,惟肺实气壅,或火邪刑金而致咳唾脓血者,乃可用之。观陶氏《别录》谓其补不足,治五劳体虚,其亦言之过也。
  • 《药品化义》:紫菀,味甘而带苦,性凉而体润,恰合肺部血分。主治肺焦叶举,久嗽痰中带血,及肺痿,痰喘,消渴,使肺窍有清凉沛泽之功。用入肝经,凡劳热不足,肝之表病也;蓄热结气,肝之里病也;吐血衄血,肝之逆上也;便血溺血,肝之妄下也;无不奏效。 因其体润,善能滋肾,盖肾主二便,以此润大便燥结,利小便短赤,开发阴阳,宣通壅滞,大有神功。同生地,麦冬入心,宁神养血。同丹皮,赤芍入胃,清热凉血。其桑皮为肺中气药,紫菀为肺中血药,宜分别用。
  • 《本草从新》:专治血痰,为血劳圣药。又能通利小肠。
  • 《本草正义》:紫菀,柔润有余,虽曰苦宰而温,非燥烈可比,专能开泄肺郁,定咳降逆,宣通窒滞,兼疏肺家气血。凡风寒外束,肺气壅塞,咳呛不爽,喘促哮吼,及气火燔灼,郁为肺痈,咳吐脓血,痰臭腥秽诸证,无不治之。而寒饮蟠踞,浊涎胶固,喉中如水鸡声者,尤为相宜。惟其温而不热,润而不燥,所以寒热皆宜,无所避忌。景岳谓水亏金燥,咳嗽失血者,非其所宜;石顽谓阴虚肺热干咳者忌之;盖恐开泄太过,重伤肺金,又恐辛温之性,或至助火。 要之虚劳作嗽,亦必有浊痰阻塞肺窍,故频频作咳,以求其通,不为开之,咳亦不止,以此温润之品,泄化垢腻,顺调气机,而不伤于正,不偏于燥,又不犯寒凉遏抑,滋腻恋邪等弊,岂非正治且柔润之质,必不偏热,较之二冬,二母,名为滋阴,而群阴腻滞,阻塞隧道者,相去犹远。惟实火作咳,及肺痈成脓者,则紫菀虽能泄降,微嫌其近于辛温,不可重任,然借为向导,以捣穴犁庭,亦无不可。总之,肺金窒塞,无论为寒为火,皆有非此不开之势。
  • 《本经逢原》:紫菀,肺金血分之药,《本经》止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取性疏利肺经血气也。去蛊毒痿者,以其辛苦微温,能散结降气,蛊毒自不能留,痿由肺热叶焦,紫菀专通肺气,使热从溲便去耳。《别录》疗嘛咳唾脓血,大明消痰止渴, 皆滋肺经血气之效。《金匮》泽漆汤用以治咳血而脉沉者,咳属肺,脉沉则血分之病也。亦治下痢肺病,与紫参同功。
  • 《别录》:疗咳唾脓血,止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
  • 《药性论》:补虚下气。治脑胁逆气,劳气虚热。
  • 《唐本草》:治气喘,阴痿。
  • 《日华子本草》:调中及肺痿吐血,消痰止咳。
  • 《本经》: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安五藏。
  • 《本草衍义》:益肺气。
  • 王好古:主息贲。
  • 宁原《食鉴本草》:主肺经虚热,开喉痹,取恶涎。
  • 《本草再新》:润肺下气,寒痰及虚喘者宜之。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