蘘荷 中药蘘荷为姜科植物蘘荷的根茎

蘘荷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调经;祛谈止咳;解毒消肿。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痈疽肿毒;瘰疬;跌打损伤;咳嗽气喘。
 

蘘荷

拼音名:Xiang He

英文名:Rhizome of Mioga Ginger

别名:苴莆,嘉草,葍蒩,専苴,良姜,野山姜,野姜,芋渠,白蘘荷,覆葅,莆苴,阳藿,土里开发,野老姜,羊藿姜,山姜,观音花,连花姜,高良姜,野生姜。

中药蘘荷为姜科植物蘘荷根茎。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

蘘荷,多年生草本,高0.5~1米。根茎肥厚,圆柱形,淡黄色。叶柄长0.5~1.7厘米或无柄;叶舌膜质,2裂,长0.3~1.2厘米;叶片披针状椭圆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0~37厘米,宽3~6厘米,叶面无毛,叶背无毛或被稀疏的长柔毛,;中脉粗壮,侧脉羽状,近平行。穗状花序椭圆形,长5~7厘米,单独由根茎生出,总花梗无到长达17厘米,被长圆形鳞片状鞘;苞片覆瓦状排列,椭圆形,红绿色,具紫脉;花萼管状,长2.5~3厘米,一侧开裂,花冠管长4~5厘米,裂片披针形,长2.7~3厘米,宽约7毫米,淡黄色;唇瓣卵形,3裂,中裂片长约2.5厘米,宽约4毫米;花药,药隔附属体各长约1厘米。蒴果倒卵形,熟时裂成3瓣,果皮里面鲜红色;种子黑色,被白色假种皮。花期8~10月。

 

药材性状

根茎呈不规则长条形,呈结节状,弯曲,长6.5~11厘米,直径约1厘米。表面灰棕黄色,有纵皱纹,上端有多个膨大凹陷的圆盘状茎良。/顶端有叶鞘残基。周围密布细长圆柱形须根,直径1~3毫米,有深纵皱纹和淡棕色船厂 毛;质柔韧,不易折断,折断面黄白色,中心有淡黄色细木心。气香,味淡微辛。

 

性味与归经

味辛;性温;归肺;肝经。

 

功效与作用

活血调经;祛谈止咳;解毒消肿。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痈疽肿毒;瘰疬;跌打损伤;咳嗽气喘。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6~15克;或研末;或鲜品纹汁。外用:适量,捣敷;捣汁含漱或点眼。

 

用药宜忌

忌铁。《本经逢原》

 

药材处方

  • 《补缺时后方》治伤寒及时气,温病,及头痛,壮热,脉大,始得一日:生蘘荷根,叶合捣,绞取汁,服三,四升。
  •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颈淋巴结结核:鲜蘘荷根茎二两,鲜射干根茎一两。水煎服。
  • 《肘后方》洽喉口中及舌生疮烂:酒渍蘘荷根半日,含漱其汁。
  • 《补缺时后方》治卒失声,声噎不出:捣蘘荷根,酒和,绞,饮其汁。
  • 《圣惠方》治杂物眯目不出:白蘘荷根,捣,绞取汁,注目中。
  • 《四川中药志》治妇女产后吃盐过多的盐吼咳累:阳蕾,装人猪大肠内,炖服。
  •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大叶性肺炎:蘘荷根茎三钱,鱼腥草一两。水煎服。
  • 《经验方》治月信滞:蘘荷根,细切,煎取二升,空心酒调服。
  •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跌打损伤:蘘荷根茎五钱至一两,水煎服。或晒干研粉,用黄酒冲服,每次三至五钱。
  • 《时后方》治吐血,痔血:蘘荷根一把,捣汁三升服之。
  •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指头炎:蘘荷鲜根茎加食盐少许,捣烂外敷。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