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米 中药太白米为百合科植物假百合的鳞茎

太白米的功效与作用: 理气和胃;祛风止咳。主治脘腹胀痛;呕吐;风寒咳嗽。
 

太白米

拼音名:Tai Bai Mi

别名:九子。

中药太白米为百合科植物假百合鳞茎。7~8月采挖小鳞茎,去外皮,阴干。

 

原形态

假百合,多年生草本。茎高60~150厘米,近无毛。鳞茎呈窄卵形或近圆筒形,由基生叶的基部增厚套叠而成,外具黑褐色膜质鳞茎皮;须根极多,其上生有多数小鳞茎;小鳞茎卵形,淡褐色,直径3~5毫米。基生叶数枚,带形,长10~25厘米,宽1.5~2厘米;茎生叶呈条状被针形。总状花序有花10~24朵;苞片叶状,条形;花梗稍弯曲;花淡紫色或蓝紫色;花被片呈倒卵形或倒披针形,先端绿色;雄蕊与花被片近等长;子房淡紫色,柱头3裂,裂片稍反卷。蒴果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有钝棱。花期7月,果期8月。

 

性味与归经

味辛;甘;苦;性微温。

 

功效与作用

理气和胃;祛风止咳。主治脘腹胀痛;呕吐;风寒咳嗽。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1.5~6克;研末,1.2~2.4克。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太白米
分类:根茎类
别名: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