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肉 中药马肉为马科动物马的肉

马肉的功效与作用: 强筋壮骨;除热。主治寒热痿痹;筋骨无力,疮毒。
 

马肉

拼音名:Ma Rou

英文名:Meat of Equine

中药马肉为马科动物。宰杀后剥去皮,除去内脏,取肉鲜用。

 

原形态

马,体格高大,骨骼肌发达,四肢强颈有力。体高1.27~1.60米,体重225~773kg。雌雄差异很大。马头面部狭长,耳小而尖,直立。鼻宽,眼大。从头顶起沿颈背至肩胛,具有长毛即鬃毛。两耳间垂向额部的长毛称门鬃。身体余部皆被短而均匀的毛,毛部也有长的鬃毛。我国马的品种较多,有蒙古,河曲,伊犁,三河,黑河等种,因品种不同,身体大小,毛色也有差异主要毛色有青毛,花毛,黑毛,栗毛等。

 

性味与归经

味甘;酸;辛;性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与作用

强筋壮骨;除热。主治寒热痿痹;筋骨无力,疮毒。

 

使用方法

内服:煮食,适量。外用:煮汁洗;或研末调敷。

 

用药宜忌

  • 《雷公炮炙论》马自死,肉不可食。五月勿食,伤神。
  • 《千金·食治》下利者,食马肉必加剧。诸食马肉心烦闷者,饮以美酒则解,白酒则剧。
  • 《食疗本草》不与仓米同食,必卒得恶,十有九死,不与姜同食,生气嗽。其肉多着浸洗,方煮得烂熟,兼去血尽,始可煮炙,肥者亦然,不尔毒不出。患疮人切不得食,加增难瘥。
  • 《本草拾遗》妇人怀妊不得食马。
  • 《日华子》此肉只堪煮,余食难消。不可多食。忌苍耳,生姜。
  • 《饮食须知》妊妇食之,令子过月难产。乳妇食之,令子疳瘦。食马肉毒发而心闷者,饮芦根汁,或嚼杏仁或煎甘草汤解之。
  • 《医林纂要·药性》动风发毒。
 

药材处方

  • 《兵部手集方》治豌豆疮:马肉煮烂,汁洗,干脯亦得。
  • 《圣惠方》治头疮白秃:马肉煮汁洗。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马肉
分类:动物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