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甘石 中药炉甘石为矿物菱锌矿的矿石

炉甘石的功效与作用: 明目去翳;收湿止痒;敛疮生肌。主治烂弦风眼;目赤肿痛;多泪怕光;翳膜胬肉;溃疡不敛;阴部湿痒;皮肤湿疮。
 

炉甘石

拼音名:Lu Gan Shi

英文名:Calamine

别名:甘石,卢甘石,炉眼石,干石,芦甘石,羊肝石,浮水甘石。

中药炉甘石为碳酸盐类矿物菱锌矿矿石。采得后,除去杂石,泥土。

 

原形态

菱锌矿 晶体结构属三方晶系。单个晶体呈菱面体或复三方偏三角面体,但极少见。常呈钟乳状,块状,土状,皮壳状集合体。纯者白色,常被染成灰白,淡黄,浅绿或浅褐色。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或暗淡土状光泽,晶面上有时呈珍珠光泽。硬度4.5~5,性脆,断口参差状。相对密度4~4.5。呈块状,土状,多孔至致密状,皮壳状,具细纤维构造的同心带状。白色至灰黄,褐紫,浅紫色。土状光泽,亦呈绢丝光泽。硬度4,相对密度3.5~3.8。

 

药材性状

生甘石(菱锌矿) 为块状或钟乳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白色,灰白色或浅土黄色,条痕灰白色至淡棕色。表面有的有凹陷或多孔隙,似蜂窝状。土状光泽,不透明,体轻,质较硬而脆,易碎,断面白色或浅土黄色,有的黄白相间似花纹状。无臭,味微涩。(2)浮水甘石(水锌矿) 多为白色,孔隙较多。体轻,质松软,有较强吸水性,舐之粘舌。均以色白,体轻,质松者为佳。

 

药理作用

为不溶于水的天然碳酸锌,广用于皮肤科,作为中度的防腐,收敛,保护剂治疗皮肤炎症或表面创伤。一般用5~10%水混悬液(洗剂),亦有用油膏者。外用可抑制局部葡萄球菌生长。能部分吸收创面分泌液,有收敛,保护作用;尚能抑制局部葡萄球菌的生长。

 

药材鉴别

  • 取炉甘石在紫外光灯(253.7nm)下检视,显浅蓝紫色荧光。
  • 取炉甘石粗粉1克,加稀盐酸10毫升,即泡沸,将此气体涌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发生折色沉淀。(检查碳酸盐)
  • 取炉甘石稀盐酸溶液,滤过,滤液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或杂有微量蓝色沉淀。(检查锌盐)
  • 取炉甘石1小块,置具有圆孔软木塞试管内,灼烧,在管壁有水生成(检查水锌矿);在管壁无水生成。(检查菱锌矿)

 

生甘石(菱锌矿) 透射偏光镜下:薄片中无色透明,但由于铁质污染,结晶较差些,往往呈褐棕色,结晶体菱面体清楚,粒径一般为0.01毫米,粒与粒镶嵌紧密。折射率Ne=1.849,No=1.621;双折射率Ne-No=0.228。干涉色呈高级彩色,较碳酸盐矿更鲜艳;平行消光。一轴晶;负光性。(2)浮水甘石(水锌矿) 透射偏光镜下:微带黄色,往往呈环形针状和粒状。针体常沿解理裂隙分布,长0.03毫米;粒状菱面体清楚,粒径0.01~0.02毫米。折射率Np=1.640,Nm=1.736,Ng=1.750;双折射率Ng-Np=0.110;干涉色鲜艳(较高);平行消光。二轴晶;正光性。

品质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炉甘石按干燥品计算,含氧化锌(ZnO)不得少于40.0%。

 

 

性味与归经

甘;平;温;无毒;归肝;脾;肺经。

 

功效与作用

明目去翳;收湿止痒;敛疮生肌。主治烂弦风眼;目赤肿痛;多泪怕光;翳膜胬肉;溃疡不敛;阴部湿痒;皮肤湿疮。

 

使用方法

外用:水飞点眼,研末撒或调敷。

 

用药宜忌

忌内服。

 

药材处方

  • 《御药院方》治目暴肿方。
  • 《卫生简易方》治风眼流泪烂弦方。
  • 《卫生简易方》治目眩昏花方。
  • 《秘传经验方》治下疳阴疮方。
  • 《仁斋直指方》治阴汗湿痒。
 

各家论述

  • 《纲目》:炉甘石,阳明经药也,治目病为要药。时珍常用炉甘石(煅,淬),海螵蛸,硼砂各一两,为细末,以点诸目病甚妙。入朱砂五钱,则性不粘也。
  • 《现代实用中药》:用于慢性溃疡,下腿溃疡之不易收口者,有防腐生肌之功。
  • 《品汇精要》:主风热赤眼,或痒或痛,渐生翳膜,及治下部湿疮,调敷。
  • 《纲目》:止血,消肿毒,生肌,明目,去翳退赤,收湿除烂。同龙脑点治目中一切诸病。
  • 《本经逢原》:点眼皮湿烂及阴囊湿肿。
  • 《玉楸药解》:炉甘石生金银矿,秉寒肃燥敛之气,最能收湿合疮,退翳除烂。但病重根深,不能点洗收效,必须服药饵,用拔本塞源之法。
  • 《玉楸药解》:医痔痿下疳。
 

摘录于

《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相关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