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黄 中药雄黄为矿物雄黄的矿石

雄黄的功效与作用: 燥湿;祛痰;杀虫;解毒。主治痈疽疔疮;走马牙疳;喉风喉痹;疥癣;惊痫;疟疾;哮喘;缠腰火丹;湿毒疮;痔疮;蛇虫咬伤;虫积。
 

雄黄

拼音名:Xiong Huang

英文名:Realgar

别名:黄食石,石黄,天阳石,黄石,鸡冠石,熏黄,黄金石

中药雄黄为硫化物类矿物雄黄矿石。雄黄在矿中质软如泥,见空气即变坚硬,一般用竹刀剔取其熟透部分,除去杂质泥土。

 

原形态

晶体结构属单斜晶系。晶体细小,呈柱状,短柱状或针状,但较少见。通常多呈粒状,致密块状,有时呈土状,粉末状,皮壳状集合体。橘红色,表面或有暗黑及灰色的锖色。条痕浅橘红色。晶体呈金刚光泽,断口树脂光泽。硬度1.5~2,相对密度3.56,阳光久照会发生破坏而转变为淡橘红色粉末。锤击之有刺鼻蒜臭。

 

药材性状

雄黄为块状或粒状集合体,多呈不规则块状。深红色或橙红色,表面常附有橙黄色细粉,手触之染指;条痕橙色。微透明或半透明,晶面具金刚光泽。质较酥脆,易砸碎,断面红色至深红色,具树脂样光泽。微有特异臭气,味淡(有毒)。精矿粉为粉末状或粉末集合体,质松脆,手捏即成粉,橙黄色,无光泽。以块大,色红,质酥脆,有光泽,无杂石者为佳。

反射偏光镜下:反射色为灰色,微带紫色;内反射橙色;偏旋旋旋旋光性清楚;反射率20%(伏黄)。

透射偏光镜下:多色性明显,Ng=Nm,淡金黄色或朱红色,Np几乎无色至浅橙黄色;干涉色橙红色;斜消光,消光角C∧Np=11°。二轴晶;负光性。折射率Ng=2.704,Nm=2.648,Np=2.538;双折射率Ng-Np=0.166。

 

品质标志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雄黄含砷量以二硫化二砷(As2Ss)计算,不得少于90.0%。
  • 杂质检查 三氧化二砷:取雄黄适量,研细,精密称取0.94克,加稀盐酸20毫升,不断搅拌30分钟,滤过,残渣用稀盐酸洗涤2次,每次10毫升,搅拌10分钟。洗液与滤液合并,置500毫升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毫升,置100毫升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毫升,加盐酸5毫升与水21毫升,照砷盐检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附录)检查,所显砷斑颜色不得深于标准砷斑。
 

商品规格

商品常分为雄黄,明雄,烧雄等规格。

  • 雄黄 呈块状或粉末状;深红色或橙红色;块状者又名苏雄黄,有光泽,粉末状者,质疏松易碎。药用较广。
  • 明雄 又名雄精,多呈块状,鲜红色,半透明,经加工成椭圆形,多随身佩带,作装饰品,故又名腰黄。过去有的加工成杯状,称为雄黄杯。
  • 烧雄 为雄黄提炼加工品。呈块状,色紫红;无光泽;条痕黄色,质较硬脆,易砸碎,断面胶质状,不呈结晶性,常具细砂孔,微有硫黄气味。主产贵州。含二硫化二砷(As2S2)低于雄黄。
 

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雄黄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1/100的浓度于黄豆固体培养基上试验,对人型,牛型结核秆菌及耻垢杆菌有抑制生长的作用。用菖蒲,艾叶,雄黄合剂烟熏2~4小时以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杀菌作用。

抗血吸虫作用: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小鼠,于感染前3天开始给雄黄,槟榔,阿魏,肉桂合剂0.2毫升/20克,感染后继续给药12天,成虫减少率达75.27%,动物无虫率达14.29%,无雌虫率达42.86%。雄黄有杀菌作用。雄黄1:2的水浸液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等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药材鉴别

  • 取雄黄粉末0.1克,加水湿润后,加氯酸钾饱和的硝酸溶液2毫升,溶解后,加氯化钡试液,生成大量白色沉淀。放置后,倾取上层酸液,再加水2毫升,振摇,沉淀不溶解。(检查硫酸盐)
  • 取雄黄粉末0.2克,置坩埚中内,加热熔融,产生白色或黄白色火焰,伴有白色浓烟。取玻片覆盖后,有白色冷凝物,刮取少量,置试管内加水煮沸使溶解,必要时过滤,溶液加硫化氢试液数滴,即显黄色,加稀盐酸后生成黄色絮状沉淀,再加碳酸胺试液,沉淀复溶解。(检查砷盐)
 

性味与归经

辛;苦;温;有毒;归心;肝;胃经。

 

功效与作用

燥湿;祛痰;杀虫;解毒。主治痈疽疔疮;走马牙疳;喉风喉痹;疥癣;惊痫;疟疾;哮喘;缠腰火丹;湿毒疮;痔疮;蛇虫咬伤;虫积。

 

使用方法

内服:入丸,散,1~4分。外用:研末撒,调敷或烧烟熏。

 

用药宜忌

阴亏血虚及孕妇忌服。《本草通玄》:血虚大忌用之。

 

药材处方

  • 《补缺肘后方》治滴疥: 雄黄一两,黄连二两,松脂三两,发灰如弹丸。四物熔猪膏与松脂合,热捣,以薄疮上。
  • 《千金翼方》治癣: 雄黄粉,大酢和。先以新布拭之,令癣伤,敷之。
  • 《摄生众妙方》治赤鼻: 雄黄五钱(用透明成块,无石,红色者为佳),硫黄五钱,陈水粉(真正者)。共研细末,合一处,用乳汁调敷。
  • 《姜月峰家传方》治遍身虫疥虫癣: 雄黄,蛇床子各等分,俱研细,水银减半。以猪油和捣匀,入水银再研,以不见星为度。早晚以汤洗净,搽药。
  • 《圣济总录》治白秃头疮:雄黄,猪胆汁。和敷之。
  • 《经验广集》雄吴散:治对口疼痛: 雄黄一钱,吴茱萸一两。为末,香油熬熟调搽。
  • 《千金方》治疗肿: 针刺四边及中心,涂雄黄末。
  • 《全幼心鉴》治走马牙疳,臭烂出血: 雄黄豆大七粒。每粒以淮枣去核包之,铁线串于灯上烧化为末。每以少许掺之,去涎,以愈为度。
  • 《世医得效方》治蛇缠疮: 雄黄为末,醋调涂,仍用酒服。凡为蛇伤及蜂虿,蜈蚣,毒虫,颠犬所伤,皆可用。
  • 《素问病机保命集》发表雄黄散:治破伤风: 雄黄一钱, 防风二钱,草乌一钱。上为细末,每服一字,温酒调下。里和至愈可服,里不和不可服。
  • 《世医得效方》生肉神异膏:治痈疽坏烂及诸疮发毒: 雄黄五钱,滑石倍用。上为末,洗后掺疮上,外用绵子覆盖相护。凡洗后破烂者,用此贴之。
  • 《山东医刊》治蛇咬伤: 雄黄一两,生五灵脂一两。共研细末,分成十包,每二小时服一包,每日四至八次,开水送下。另取雄黄二两,研细末,用香油一两调匀,涂于患处,每日更换2~3次。
  • 《卫生杂兴》治臁疮日久:雄黄二钱,陈皮五钱。青布卷作大拈,烧烟熏之。
  • 《积德堂经验方》治杨梅疮: 雄黄一钱半,杏仁三十粒(去皮),轻粉一钱。为末,洗净,以雄猪胆汁调上。
  • 《疡医大全》雄漆丸:治大麻疯: 真漆一两(入蟹黄五钱拌匀,晒之,渐渐去浮面上水),明雄黄,牙皂各五钱。和匀为丸,不可见日,阴干。每服三分,酒下。
  • 《圣惠方》治伤寒狐惑,毒蚀下部,痛痒不止: 雄黄半两。先用瓶子一个,口稍大者,内入灰上(土),如装香火,将雄黄烧之,候烟出,以瓶口当病处熏之。
  • 《丹溪心法》雄黄解毒丸:治缠喉急喉风,双蛾肿痛,汤药难下: 雄黄一两,巴豆(去油)十四个,郁金一钱。为末,醋糊丸如绿豆大。茶清下七丸,吐出顽痰即苏。如口噤,以物斡开灌之。
  • 《仁斋直指方》治小儿诸痫: 雄黄,朱砂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猪心血水调。
  • 《全展选编·皮肤疾病》治腋臭: 雄黄,石膏各半斤,白矾一斤。石膏研末,放锅内煅成白色,再将雄黄,白矾研细过筛,混合搅匀,密闭保存。用时将手指沾水湿润后,沾适量药粉(约一钱),使成浆糊状(勿过稠或过稀),涂于腋窝部,每日一次,连续涂药至愈。
  • 《方脉正宗》治癫痫卒倒,常愈常发: 雄黄(水飞过),胆星(俱研细),萆麻肉各等分。共研匀,米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早饭后服一钱,白汤下。
  • 《博济方》至灵散:治偏头疼: 雄黄,细辛等分。研令细。每用一字已下,左边疼吹入右鼻,右边疼吹入左鼻。
  • 《集玄方》治腹胁痞块: 雄黄一两,白矾一两。为末,面糊调膏摊贴。
  • 《医方易简》治痔疮并肠红: 雄黄一钱五分,五倍子一两, 白矾二钱。共研末,乌梅肉为丸。每服一钱,空心白汤下。
  • 《圣惠方》雄黄膏:治积年冷瘘, 出黄水不瘥: 雄黄半两(细研),清油三两,乱发半两,硫黄半两(细研),黄蜡半两。上先以油煎乱发令焦尽,去滓,便入雄黄,硫黄及黄蜡,以慢火熬搅成膏,摊帛上贴之。
  • 《全展选编·传染病》治布鲁氏菌病后遗症: 雄黄一两,大蒜六十瓣。将雄黄研细,大蒜捣烂,配制成六十丸。每次一丸,一日三次。连服二十天为一疗程。
 

各家论述

  • 《本草经疏》:雄黄,味苦平,气寒有毒,《别录》加甘,大温,甄权言辛,大毒,察其功用,应是辛苦温之药,而甘寒则非也。其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疥虫,疮请证,皆湿热留滞肌肉所致,久则浸淫面生虫,此药苦辛,能燥湿杀虫,故为疮家要药。其主鼻中息肉者,肺气结也,癖气者,大肠积滞也,筋骨断绝者,气血不续也,辛能散结滞,温能通行气血,辛温相合而杀虫,故能搜剔百节中大风积聚也。雄黄性热有毒,外用亦见具所长,内服难免其无害,凡在服饵,中病乃已,毋尽剂也。
  • 《纲目》:治疟疾寒热,伏暑泄痢,酒饮成癖,惊痫,头风眩晕,化腹中瘀血,杀劳虫疳虫。
  • 《别录》:疗疥虫,疮,目痛,鼻中息肉及绝筋破骨,百节中大风,积聚,癖气,中恶腹痛,杀诸蛇虺毒,解藜芦毒。
  • 《日华子本草》:治疥癣,风邪,癫痫,岚瘴,一切蛇虫犬兽咬伤。
  • 《本经》:主寒热,鼠瘘,恶疮,疽痔,死肌,杀百虫毒。
  • 王好古:搜肝气,泻肝风,消涎积。
  • 《本草正》:治痈疽腐肉,并鼠瘘,疽,痔等毒。
  • 《纲目》:雄黄,乃治疮杀毒要药也,而入肝经气分,故肝风,肝气,惊痫,痰涎,头痛眩晕,暑疟泄痢,积聚诸病,用之有殊功;又能化血为水。而方士乃炼治服饵,神异其说,被其毒者多矣。
 

摘录于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药材信息

相关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