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檎 中药林檎为植物花红的果实

林檎的功效与作用: 下气宽胸,生津止渴,和中止痛。主治胸膈痞塞,痰饮积食,消渴,霍乱,吐泻腹痛,痢疾
 

林檎

拼音名:Lin Qin

英文名:Fruit of Chinese Pearleaf Crabapple,Chinese Pearleaf Crabapple

别名:文林朗果,金林禽,朱柰,五色林檎,联珠果,红林禽,水林禽,密林禽,花红果,花红,沙果,蜜果,五色柰,黑林禽,来禽,频婆果,文林果。

中药林檎为蔷薇科植物花红果实。8~9月果实将成熟时采摘,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

花红 小乔木,高4~6厘米。小枝粗壮,幼时密生柔毛,老时暗紫褐色,无毛。叶互生;叶柄长1.5~5厘米,有短柔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长5~11厘米,宽4~5.5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有细锐锯齿,上面有短柔毛,逐渐脱落,下面密被短柔毛。花两性;伞房花序,具花4~7朵,集生于小枝顶端;花梗长1.5~2厘米,密被柔毛;花直径3~4厘米;萼筒钟状,外面密被柔毛;萼片5,三角披针形,长4~5毫米,先端渐尖,全缘,内外两面密被柔毛,萼片比萼筒稍长;花瓣5,倒卵形或长圆倒卵形,长8~13毫米,宽4~7毫米,基部有短爪,淡粉红色,雄蕊17~20,花丝长短不等,比花瓣短;花柱4(5),基部具长颈毛,比雄蕊稍长。梨果卵形或近球形,直径4~5厘米,黄色或红色,宿存萼肥厚隆起。花期4~5月。果期8~9月。

 

药材性状

林檎梨果扁球形,直径2.5~4厘米,表面黄色至深红色,有点状黄色皮孔。顶端凹而有竖起的残存萼片,底部深陷。气清香,味微甜,酸。

 

性味与归经

味酸,甘;温;无毒;归心;肝;肺经。

 

功效与作用

下气宽胸,生津止渴,和中止痛。主治胸膈痞塞,痰饮积食,消渴,霍乱,吐泻腹痛,痢疾

 

使用方法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内服:煎汤,30~90克;或捣汁。

 

用药宜忌

  • 《开宝本草》:不可多食,发热涩气,令人好睡,发冷痰,生疮疖,脉闭不行。
  • 《千金·食治》:不可多食,令人百脉弱。
 

各家论述

  • 《本经逢原》:林檎,虽不伤脾,多食令人发热,以其味涩性温也。病人每好食此,多致复发,或生痰涎而为咳逆,壅闭气道使然。其核食之烦心,助火可知。
  • 《千金·食治》:止渴。
  • 《医林纂要》:止渴,除烦,解暑,去瘀。
  • 《食疗本草》:止消渴。主谷痢,泄精。
  • 《本草拾遗》:主水痢,去烦热。
  • 《日华子本草》:下气,治霍乱肚痛,消痰。
  • 《滇南本草》:治一切冷积痞块,中气不足,似疟非疟。化一切风痰气滞。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