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 中药茭白为植物菰被菰黑粉刺激成肥大的部分

茭白的功效与作用: 解热毒;除烦渴;利二便。主治烦热;消渴;二便不通;黄疸;痢疾;热淋;目赤;乳汗不下;疮疡。
 

茭白

拼音名:Jiao Bai

英文名:Wildrice stem

别名:出隧,绿节,茭粑,茭瓜,茭耳菜,菰菜,茭首,菰首,菰笋,菰蒋子,菰手,茭笋。

中药茭白为禾本科植物的嫩茎秆被菰黑粉刺激而形成的纺锤形肥大的部分。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菰,多年生草本,常有根茎。秆直立,高90~180厘米。叶鞘肥厚,长于节间,基部者常有横脉纹;叶舌膜质,略成三角形,长达15毫米;叶片扁平而宽广,表面粗糙,背面较光滑,长30~100厘米,宽10~20毫米。圆锥花序大型,长30~60厘米,分枝多簇生,开花时上举,结果时开展;雄小穗长0~15毫米两侧多少压扁,常带紫色,常着生于花序下部开展或上繁荣昌盛的分枝上,脱节于小穗柄上,惟其柄较细弱;颖退化不见;外稃先端渐尖或有短尖头,并有5脉,厚纸质;花药6~9毫米;雌小穗长15~25毫米,外稃有芒长15~30毫米,内稃与外稃同质,常均有3脉,为外稃所紧抱;雄花中有6枚发育雄蕊。颖果圆柱形,长约10毫米。花,果期秋季。

 

性味与归经

味甘;性寒;归肝;脾;肺经。

 

功效与作用

解热毒;除烦渴;利二便。主治烦热;消渴;二便不通;黄疸;痢疾;热淋;目赤;乳汗不下;疮疡。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30~60克。

 

用药宜忌

脾虚泄泻者慎服。

 

药材处方

  • 《湖南药物志》 催乳:茭白五钱至一两,通草三钱,猪脚煮食。
  • 《子母秘录》 治小儿风疮久不瘥:烧菰蒋节,末以敷上。
 

各家论述

  • 孟诜:利五脏邪气,酒皶面赤,白癞,疬疡,目赤,热毒风气,卒心痛,可盐,醋煮食之。
  • 《本草拾遗》:去烦热,止渴,除目黄,利大小便,止热痢,解酒毒。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