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酱为用大豆等制成的糊状食品

酱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主治蛇虫蜂螯毒;烫火伤;浸淫疮;中鱼,肉,蔬菜毒。
 

拼音名:Jiang

英文名:a thick sauce made from soya beans,flour etc.

中药酱为大豆蚕豆面粉等作原料,经蒸罨发酵,并加入盐水制成的糊状食品。

 

性味与归经

味咸;甘;性平;归胃;脾;肾;肺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主治蛇虫蜂螯毒;烫火伤;浸淫疮;中鱼,肉,蔬菜毒。

 

使用方法

内服:适量,汤饮化服。外用:适量,调敷;或化汁涂。

 

用药宜忌

痘痂新脱时食之则癜黑。《随息居饮食谱》

 

药材处方

  • 《方脉正宗》治百药,百虫,百兽之毒损人者: 豆酱,水洗去汁,以豆瓣捣烂一盏,白汤调服。再以豆瓣捣烂,敷伤损处。
  • 《濒湖集简方》解轻粉毒(服轻粉口破者): 以三年陈酱,化水,频漱之。
  • 《肘后方》治汤火烧灼未成疮: 豆酱汁敷之。
  • 《本草汇言》治人卒中烟火毒: 黄豆酱一块。调温汤一碗灌之。
  • 《救急方》治疠疡: 酱汁研石硫磺作泥,以生布楷破,敷疡上。
  • 《古今录验方》豆酱散:治妊娠下血: 豆酱二升。漉去汁,熬令燥,末,酒服方寸匕,日五,六服。
  • 《海上方》治妊娠尿血: 豆酱一大盏(微焙令干),生干地黄二两。上捣罗为末,每于食前,以粥钦调下一钱服之。
  • 《干金方》治手足指掣痛不可忍: 酱清和蜜,温涂之。
 

各家论述

  • 《别录》:主除热,止烦满,杀百药,热汤及火毒。
  • 《日华子本草》:杀一切鱼,肉,菜蔬,蕈毒;并治蛇,虫,蜂等毒。
  • 《纲目》:酱汁灌入下部,治大便不通;灌耳中,治飞蛾虫吸入耳;涂犬咬及汤火伤灼未成疮者有效;中砒毒,调水服。
  • 《本草汇言》:祛时行暑热,病毒,瘴气。
  • 《本草求真》:解肾热邪。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酱
分类:其它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