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Gan Sui
英文名:Gansui Root,Root of Gansui,Root of Kansui
别名:主田,重泽,甘藁,陵藁,甘泽,肿手花,头痛花,猫儿眼,苦泽,白泽,鬼丑,陵泽,肿手花根,九头狮子草,化骨丹。
中药甘遂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快根。春季开花前或秋季枯苗后挖掘根部,除去泥土,将根放入竹筐内,置流水河渠内,筐内放些碎瓦块或煤碴,用木棒搅拌,洗净外皮,晒干。或用硫黄熏后再晒干。
甘遂,多年生草本,高25~40厘米。全株含白色乳汁。根细长,弯曲,中段及末端常有串珠状,指状或长椭圆状块根,外表棕褐色。茎常从基部分枝,下部带紫红色,上部淡绿色。叶互生;无柄;叶片线状披针形及狭披针形,长2~9厘米,宽4~10毫米,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杯状聚伞花序顶生,伞梗5~9,基部轮生叶长圆形或狭卵形,长1.5~2厘米,宽8~9毫米;每伞梗常再次分叉,细弱,长2~4厘米;苞叶1对,三角状卵形,长5~9毫米,全缘。总苞陀螺形,长约2毫米,先端4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边缘具白毛,腺体4,新月形,黄色,两端有角,生于裂片之间的外缘;雄花8~13,每花具雄蕊1;雌花1,位于雄花中央,花柱3,分离,柱头2裂。蒴果近球形,无毛,灰褐色,长约2毫米。花期4~6月,果期6~8月。
根椭圆形,长圆柱形或连珠形,长1~5厘米,直径0.5~2.5厘米。除去栓皮者表面类白色或黄白色,凹陷处有棕色栓皮残留;未去棕红色栓皮者,有明显纵槽纹和少数横长皮孔。质脆,易折断,断面粉性,皮部类白色,木部淡黄色,有放射状纹理;长圆柱状者纤维性较强。气微,味微甘,辛,有刺激性。以肥大。类白色,粉性足者为佳。
泻下作用:甘遂能刺激肠管,增加肠蠕动,产生泻下作用。生甘遂乙醇浸膏对小鼠有较强的泻下作用,毒性亦较大,经醋炙后其泻下作用和毒性均有减低,小鼠口服生甘遂或炙甘遂的乙醇浸膏10~50克生药/千克,约半数动物呈明显的泻下作用,生甘遂作用较强,毒性也较大,58只小鼠服药后有11只死亡,炙甘遂则无死亡。服生甘遂或炙甘遂粉剂的混悬液6~9克/千克,亦有泻下作用,但无死亡。提取乙醇浸膏后的残渣或甘遂的煎剂则无泻下作用,因此泻下的有效成分存在于酒精浸膏内,可能是一种树脂。
利尿作用:对人体有利尿作用。对大鼠无利尿作用。亦有报道健康人口服甘遂煎剂亦无明显利尿。
引产作用:用甘遂乙醇浸出物给妊娠豚鼠进行引产实验,发现无论是腹腔或是肌肉注射甘遂浸出物,均呈现出一定的抗生育作用。并认为甘遂引产效果与给药剂量有密切关系,当剂量为10毫克/千克时即可发生引产效果。
抗小白鼠早孕作用:选妊娠鼠随机分成5组,每组9~10只,于妊娠第6天开始按每日每公厅20,15,10及5毫克肌肉注射,每日1次,连注4天,对照组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加适量乙醇)。于第l0天剖检子宫,按胚珠大小及色泽等判断其是否为正常妊娠,并计算各组妊娠成功率。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妊娠成功率90%,实验组虽稍低,但统计上无差别。
甘遂对小白鼠中期妊娠的中止作用:取妊娠第l0天小鼠于乙醚麻醉下剖检子宫,选胚胎生长正常的小鼠,缝合腹腔后继续饲养。于妊娠第l2天随机分组,并开始给药。药物给药次数及途径皆同上一实验。给药期间,有小部分曾发生阴道流血。于妊娠第16天处死剖检,观察胚胎生长情况。实验表明,给药组胚胎大小不整齐,色多暗红。部分胎儿死亡,色苍白而形较小。其中部分胚胎已经与宫内膜脱离且液化。死组存活胎儿身长小于1.5厘米,但对照组胎儿身长≥1.5厘米,给药组死胎率显着高于对照组。
甘遂对家兔中期妊娠的影响:取雌性大白兔,体重3.1~4.0kg,与雄性兔交配后查阴道有精子者为妊娠第1天。于第l2天开始给药。给药组8只,甘遂提取液临用时以生理盐水500倍稀释,按5毫克/千克缓缓静脉注射。对照组两只,不给药物。对照组2只及给药组3只家兔皆于第一次给药(2~6小时)后剖检。另5只给药次数及剖检时间根据实验按排进行。结果表明,甘遂提取液对家兔中期妊娠有明显的中止作用。
甘遂对子宫收缩的影响:正常成熟雌性大,小白鼠,妊娠7~10天及11~15天大白鼠,妊娠6~9天及9~14天小白鼠;正常雌性成熟家兔,实验前皮下注射雌二醇2ug/次/天,连续2天。动物处死后立即剖取子宫角,剪取一侧子宫角中间一段(2厘米)。按Magnus法描记子宫曲线,另一侧置40℃台氏液中保存。药物每次于25毫升台氏液中加入甘遂提取液加入0.2毫升,无水乙醇0.2毫升作对照,脑垂体后叶注射液(10u/ml)1滴;前列腺素E215ug,实验结果表明,甘遂对各类动物不同生理状态(包括早孕,中期妊娠及正常者)的离体子宫的作用很不恒定,多数情况是抑制收缩或无影响;有时亦能加强收缩。但这些作用皆与乙醇引起者相似,而脑垂体后时则几乎使全部子宫皆发生收缩。实验还表明,甘遂可明显减弱前列腺素E2的子宫收缩作用。
镇痛作用:甘遂萜酯A,B对小鼠扭体法有镇痛作用,并有毒性。
炮制对甘遂刺激性的影向:以醋炒,甘草制,豆腐制均可降低甘遂的刺激浓度分别为0.48,3.9,2.75,2.25μg/5μl。
其他作用:生甘遂小量能使离体蛙心收缩力增强,但不改变其频率,大量则抑制。
甘遂峻泻,有毒。可引起呕吐,腹痛,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毒副反应。按10毫克/千克剂量连续给小鼠静脉注射一周后,尸检发现心,肝,肾有一定中毒性的组织学改变。对注射甘遂浸出物后的家兔进行病理检查,发现横纹肌明显肿胀,间质明显水肿。家兔耳静脉注射0.6毫升(含生药30毫克)和1毫升(含生药50毫克),注射第2,3天,家兔活动,进食量较差,3天恢复,观察1月均无死亡,动物心,肝,肾等未见病理学改变。
甘遂对小鼠的LD50为346.1±28.4毫克/Kg。
甘遂萜酯A对小鼠的LD50为30毫克/千克。
根横切面:残存木栓层为数列木栓细胞。皮层狭窄,散有类圆形,类三角形,类方形,长方形或多角形的厚壁细胞,并有乳汁管。韧皮部宽阔,近形成层处筛管群较明显;有乳汁管。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至10余个相聚,放射状排列;射线宽2~10余列细胞,亦有少数乳汁管分布。甘遂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特征:类白色。淀粉粒单粒球形或半圆形,直径5~34μm,脐点点状,裂缝状或星状;复粒由2~8分粒组成。无节乳管含淡黄色微细颗粒状物。厚壁细胞长方形,棱形,类三角形或多角形,壁微细颗粒或非木化。具线纹孔导管多见,常伴有纤维束。
取甘遂粉末1克,加乙醇10毫升,冷浸24h,滤过。取滤液2毫升,置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加醋酐1毫升溶解,浆溶液置试管中,沿管壁加浓硫酸1毫升,两液界面出现紫红色(检查甾醇)
味苦;性寒;有毒;归脾;肺;肾;膀胱;大肠;小肠经。
泻水逐饮;破积通便。主治水肿;腹水;留饮结胸;癫痫;喘咳;大小便不通。
内服:入丸,散,0.5~1克。外用:适量,研末调敷。内服宜用炮制品。
气虚,阴伤,脾胃衰弱者及孕妇忌服。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