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 中药豆蔻为植物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

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主治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豆蔻

拼音名:Dou Kou

英文名:FRUCTUS AMOMI ROTUNDUS

别名:圆豆蔻,十开蔻,白豆蔻,紫蔻。

中药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爪哇白豆蔻的干燥成熟果实。按产地不同分为“原豆蔻”和“印度尼西亚白蔻”。

 

药材性状

原豆蔻:呈类球形,直径1。2~1。8厘米。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有3条较深的纵向槽纹,顶端有突起的柱基,基部有凹下的果柄痕,两端均具有浅棕色绒毛。果皮体轻,质脆,易纵向裂开,内分3室,每室含种子约10粒;种子呈不规则多面体,背面略隆起,直径3~4毫米,表面暗棕色,有皱纹,并被有残留的假种皮。气芳香,味辛凉略似樟脑。

印度尼西亚白蔻:个略小。表面黄白色,有的微显紫棕色,果皮较薄,种子瘦瘪。气味较弱。

 

药材鉴别

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挥发油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桉油精对照品溶液(必要时可分别加乙醇适量稀释),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醋酸乙酯(19: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 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 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立即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与归经

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与作用

化湿消痞,行气温中,开胃消食。主治湿浊中阻,不思饮食,湿温初起,胸闷不饥,寒湿呕逆,胸腹胀痛,食积不消。

 

使用方法

3~6克,入煎剂宜后下。

 

摘录于

《中国药典》

药材信息

名称:豆蔻
分类:果实类
别名:紫蔻白豆蔻圆豆蔻十开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