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Dan Tou Zi Wan
英文名:Herb of Turbinate Aster
别名:喉风草,野白菊,一枝香,百条根,牛舌草,打风草。
中药单头紫菀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的全草。夏,秋季采,鲜用或扎把晒干。
陀螺紫菀,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有根茎。茎粗壮,常单生,被糙或有长粗毛,下部有较密的叶。下部叶在花期常枯落,叶片卵圆形或卵圆披针形,长4~10厘米,宽3~7厘米,先端尖,基部截形或圆形;渐狭成4~8厘米稀12厘米,宽1~3厘米,有浅齿,基部有抱茎的圆形小耳,先端尖或渐尖;上部叶小,卵圆形或披针形;全部叶两面被短粗毛,下面沿脉有长糙毛;中脉在下面突起,有离基三出脉及2~3对侧脉。头状花序直径2~4厘米,单生或2~3个簇生上部叶腋,花序梗长1.5~5厘米,有密集而渐转变为总苞片的苞叶。总苞倒锥形,长10~12毫米,径10~18毫米。总苞片约5层,覆瓦状排列,常带紫红色,有缘毛;外层卵圆形,先端圆形或急尖,内层长圆状线形,先端圆形;舌状花约20余个;舌片蓝紫色,长达14毫米;管状花长6.5毫米,裂片长1.7毫米;花柱附片长达1毫米;冠毛白色,有近等长的微糙毛。瘦果倒卵状长圆形,两面有肋,被密粗毛。花期8~10月,果期10~11月。
单头紫菀水煎液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八叠球菌,宋氏痢疾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味微苦;性凉。
清热解毒;止痢。主治感冒发热;痢疾。
内服:煎汤,15~30克。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