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Song Luo
别名:女萝,松上寄生,松落,海风藤,石丝线,飞山翅,仙人头发,金丝藤,云雾草,天棚草,雪风藤,山挂面,老君须,胡须草,荼须,过山龙,石须,龙须草,金钱草,关公须,天蓬草,树挂,飞天蜈蚣,松毛。
中药松萝为松萝平植物长松萝,环裂松萝的地衣体。春,秋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表面灰绿色,草绿色,老枝灰草黄色。主枝具有皮层,二级分枝缺乏皮层。淡绿色至淡黄绿色。枝体基部直径约3毫米,主枝粗3~4毫米,次生分枝整齐或不整齐多回二叉分枝,枝圆柱形,少数末端稍扁平或棱角。枝干具环状裂隙,如脊椎状。
长松萝,地衣体丝状,柔软,浅黄绿色。主枝短,具皮层,有环裂;次生分枝极长,无皮层,有稠密的小纤毛,表面常有颗粒状小疣。
环裂松萝,地衣体丝状,较粗壮,淡灰绿色或淡黄棕色。枝体表面有多数环状裂沟。横断面可见中央有线状强韧性的中轴,具弹性,由菌丝组成;其外为藻环,常由环状沟纹分离成短筒状。
抗菌作用 松萝属等许多地衣类都含有抗菌物质,其中松萝酸之抗菌作用尤为突出。其抗菌谱主要为革兰氏阳性细菌及结核杆菌。在试管中松萝酸对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结核杆菌都有很强的抑菌作用,抑菌浓度为1~5μg,ml,至50μg/ml可完全抑制细菌的生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之抑制较上述细菌稍弱,但强于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之作用。右旋与左旋型的抗菌作用无大差别。但也有报告对革兰氏阴性的百日咳杆菌,枯草杆菌,肺炎杆菌乃至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有效者,对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则无效。在体外试验中,松萝酸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显着的抑制作用,20~50μg/ml可获得完全抑制,血清略能降低其效力。在体内试验中(对豚鼠的实验性结核的治疗),一般认为口服或腹腔注射有较好的疗效,能限制结核病变的发展;也有人报告单用松萝酸,对豚鼠实验性结核并无影响,但可增强链霉素的作用。在试管中,它与链霉素或异烟肼也有轻度的协同作用。对人的肺,肠结核,每日口服0.1~1.0克松萝酸钠盐或Evosin(一种含松萝酸及缩式橡藓酸的制剂)0.1~0.5克,可使结核病的某些症状如咳嗽,食欲减退,发热或肠结核性腹泻等,获得好转,甚至使结核菌的镜检转阴,但观察尚不够完善,不能下最后结论。上述症状的好转,似乎并非药物对结核菌的直接作用,因口服后,血中达不到抑菌浓度的水平。有人认为,它对人的结核病并无明显疗效。国内用松萝酸治疗肺结核,曾观察到有一定疗效。对松萝酸的抑菌作用原理,曾进行过不少研究,有人认为它能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也有认为它与氧化磷酸化的斥联有关。
对细菌毒素及噬菌体的影响 以0.2~0.4%松萝酸与破伤风毒素或白喉毒素混合或在毒素注射后10分钟内注射,可使小鼠耐受2倍的毒素致死量。对豚鼠接种白喉秆菌后2小时,皮下注射松萝酸2毫克/千克,或事先将二者混合培养再接种于豚鼠,均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小鼠实验性破伤风杆菌感染,以松萝酸与青霉素联合应用的效果最好。用纸碟法证明,d-松萝酸0.5~5毫克/ml有对抗噬菌体的作用。
对其他病原体的作用 松萝酸对原虫,阴道滴虫也有抑制作用。口服松萝酸钠100~150毫克/千克对羊的血吸虫,肝片吸虫均有伤害及杀灭作用,肌肉注射可获更好效果;对兔血吸虫,由于其毒性较大,而用其衍生物——松萝酸苯胺,口服200毫克/千克/天,连服9天,亦获得良好效果。
其他作用 对部分肝切除的大鼠,喂食松萝酸有促进肝再生的作用。能降低离体大鼠横膈对葡萄糖的利用及其糖元含量。麻醉猫静脉注射松萝酸钠30毫克/千克,可使血糖升高。D-松萝酸能显着抑制海星(Ar-bacia)受精卵的分裂及磷的摄取,而对氧消耗则几无影响。它还能抑制大鼠腹水瘤细胞(AH13AH7974)的粒线体内α-甘油磷酸新四唑还原酶的活性。D-松萝酸对离体豚鼠,蛙心均有抑制作用;对离体兔耳及蟾蜍下肢灌流,均有扩张血管之作用;对离体兔肠有罂粟碱样作用,麻痹肠管并拮抗氯化钡,乙酰胆碱引起的痉挛;对兔,牛的子宫,支气管及肠管亦有松弛作用。麻醉猫静脉注射10毫克/千克松萝酸钠,能迅速而显着的增强其呼吸,较长时间的提高通气量,增加氧耗,升高体温,这些都说明代谢增进,有类似二硝基酚的作用,且毒性大于二硝基酚。
味甘;苦;性平;归心;肾;肺经。
祛痰止咳;清热解毒;除湿通络;止血调经;驱虫。主治痰热温疟;咳喘;肺痨;头痛;目赤云翳,痈肿疮毒;瘰疠;乳痈;烫火伤;毒蛇咬伤,风温痹痛,跌打损伤,骨折;外伤出血,吐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白带;蛔虫病;血吸虫病。
内服:煎汤,6~9克。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