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龙牙 中药刺龙牙为植物辽东楤木的根皮和树皮

刺龙牙的功效与作用: 益气补肾;祛风利湿;活血止痛。主治气虚乏力;肾虚阳痿;胃脘痛;消渴;失眠多梦;风湿骨痹;腰膝无力;跌打损伤;骨折;膨胀;水肿;脱肛;疥癣。
 

刺龙牙

拼音名:Ci Long Ya

别名:刺老牙,虎阳刺,鹊不踏,刺老鸦。

中药刺龙牙为五加科植物辽东楤木根皮树皮。春,秋季挖取根部,剥取根皮或剥取树皮,除去泥土杂质,切段或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辽东楤木,灌木或小乔木,高1.5~6米。小枝疏生多数细刺,刺长1~3毫米,基部肝大;幼枝上常有细长直刺,长达1.5厘米。叶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长40~80厘米;叶柄长20~40厘米;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分离部分线形,长约3毫米,边缘有毛;羽片有小叶7~11,基部有1对小叶,叶片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5厘米,宽2.5~8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至心形,稀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伞形花序直径1~1.5厘米;总花梗长0.8~4厘米,花梗长约7毫米,均密生短柔毛;苞片和小苞片披针形,膜质;花黄白色;萼无毛,长约1.5毫米先端5齿裂,裂片卵状三角形;花瓣与萼等长,卵状三角形,花时反曲;雄蕊5;子房下位,5室,花柱5,离生或基部合生。核果圆球形,浆果状,黑色,直径4毫米,有5棱。花期6~8月,果期9~10月。

 

药材性状

根皮呈筒状,单卷或双卷筒状,微弯曲或不规则扭曲,长15~36厘米,厚1.5~3.0毫米;外表面浅棕色或暗灰棕色,有的栓皮呈鳞片状剥落,剥落处有纵皱纹,内表面暗棕黄色或黄白色;皮孔圆形或椭圆形,突起或横生。质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浅黄白色或类白色,置紫外灯下显浅蓝色荧光。气微,味微涩而后苦,咀嚼之无纤维渣感。 干皮多呈卷曲不紧的单卷或双卷筒状,较直,少数弯曲,长10~15厘米,厚1.5~2.0毫米;外表面呈迭积状皱裂,粗糙,内表面与根皮相似。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气微,味微涩而后苦,咀嚼之有粗糙感。

 

鉴别方法

根皮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至十数列细胞。皮层狭窄。韧皮射线宽2~4列细胞,外侧常波状弯曲,内侧较平直,分泌道多数,切向环列,直径46~127μm。刺龙牙薄壁细胞含细小演粉粒,有的含草酸钙结晶。

 

药理作用

对心血管作用:辽东楤木总皂甙对异丙肾上腺素诱发心肌缺血损伤和结扎冠脉所致大鼠心肌梗死,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总皂甙5毫克/千克腹腔注射,能显着改善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心肌缺血时的心电图变化;显着减少缺血心肌组织肌酸磷酸激酶(CPK)的释放,降低缺血动物心肌组织和血浆中游离脂肪酸,并有保护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对缺氧耐力的影响:小鼠灌胃辽东楤木总皂甙可明显提高缺氧耐力,降低氧耗速率;对由氰化钾或亚硝酸钠所致的小鼠组织中毒性缺氧和结扎两侧颈总动脉所致脑循环障碍性缺氧有保护作用,对动物大脑缺氧有改善作用。总皂甙还可使氧分压显着升高,加大动静脉氧分压差。证明了总皂大可增加血液中氧的输送,改善组织对氧的利用,同时对缺氧引起的碱中毒亦有改善作用。

其他作用:辽东楤木总皂甙的生理盐水给小鼠腹腔注射,连续7日,能显着刺激前列腺素E2和E2α的合成,使cMAP含量明显增加,cGMP含量明显下降,对组胺释放无影响。辽东楤木对肠管有兴奋作用,使收缩加强;对离体子宫平滑肌也有一定的兴奋作用,而对在体子宫则表现抑制作用。

 

药材毒性

辽东楤木醇浸液小鼠灌胃2克/千克可使大部分动物死亡;家兔灌胃5克/千克也可引起死亡。总皂甙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为724毫克/千克。蓄积毒性实验,未见毒副反应。微核实验及显性致死实验表明,总甙对生存胎仔数,死亡胎仔数及致突变指数与蒸馏水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差异,无致突变作用。睾丸染色体畸变实验表明,总皂甙对小鼠睾丸精细胞染色体无致畸变作用。辽东楤木有腹泻作用。

 

性味与归经

味辛;微苦;甘;性平。

 

功效与作用

益气补肾;祛风利湿;活血止痛。主治气虚乏力;肾虚阳痿;胃脘痛;消渴;失眠多梦;风湿骨痹;腰膝无力;跌打损伤;骨折;膨胀;水肿;脱肛;疥癣。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加倍;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或浸酒涂。

 

用药宜忌

肝阳上亢者慎服。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刺龙牙
分类:皮类
别名:鹊不踏虎阳刺刺老鸦刺老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