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石藤 中药穿石藤为植物凹脉马兜铃的全株

穿石藤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胃痛;跌打瘀肿疼痛;肠炎;小儿麻痹症后遗症。
 

穿石藤

拼音名:Chuan Shi Teng

中药穿石藤为马兜铃科植物凹脉马兜铃全株。夏,秋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

凹脉马兜铃,草质藤本。嫩枝被短柔毛。时互生;叶柄长1.5~2厘米;叶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8~20厘米,宽4~5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深心形,两侧裂片近圆形,下垂或彼此相靠而弯曲成楔尖形,下面密被短茸毛,基出脉3~5条,网脉在下面明显隆起,网眼清晰。总状花序聚伞状,腋生,有花3~7朵;花梗基部有小苞片;花被长2.5~3厘米,基部收狭呈柄状,与子房连接处稍膨大,具关节,其上膨大呈球形,直径约3毫米,向上急剧收狭成一长管,管口扩大呈漏斗状;檐部一侧极短,边缘稍下翻,另一侧延伸成舌片;舌片椭圆形,先端钝,紫色;花药着生于合蕊柱上;子房圆柱形,6棱;合蕊柱先端6裂,裂片顶部内弯,下部延伸成领状圆环。蒴果倒卵形或近球形,长约1.7厘米,6棱,成熟时由基部向上6瓣开裂;果柄亦随果分裂成6条。种子心形至三角状心形,背部平凸状,具疣突起小点,腹面近平。花期5~6月,果期8~10月。

 

药材性状

草质藤本,多切成长段,嫩枝具6棱,被短毛。叶皱缩,纸质或革质,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8~20厘米,基部心形,基出脉3~5条,最外一对有时不明显;叶柄长1.5~2厘米。总状花序聚伞状,腋生;花梗基部有披针形小苞片;花被基部呈柄状,于子房处稍膨大,具关节,上部膨大呈球形;檐部一侧极短,边缘稍下翻,另一侧延伸成舌片;花药卵形,着生于合蕊柱上;子房圆球形。蒴果倒卵形或球形,成熟时褐色。

 

性味与归经

味苦;辛;性温;归肝;胃;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

祛风通络;活血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胃痛;跌打瘀肿疼痛;肠炎;小儿麻痹症后遗症。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3~9克,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穿石藤
分类:全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