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毛风毛菊 中药长毛风毛菊为菊科植物长毛风毛菊的全草

长毛风毛菊的功效与作用: 泻水逐饮。主治水肿;腹水;胞腔积液。
 

长毛风毛菊

拼音名:Zhang Mao Feng Mao Ju

英文名:Leaf of Pilose Combretum

中药长毛风毛菊为菊科植物长毛风毛菊全草。8~9月采收,洗净,晾干。

 

原形态

长毛风毛菊,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根茎肥厚,顶端密被膜质残存叶柄;茎被白以长柔毛。基生叶莲座状,长圆状倒披针形或椭圆形,长5~16厘米,宽2~3厘米,先端稍尖,基部狭楔形下延成具翅的短柄,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粗齿,两面被疏长柔毛或仅叶缘有睫毛;茎生叶1~3,条形,无柄。头状花序,单生茎顶,直径2~3.5厘米;总苞卵状钟形,长约2厘米;总苞片3层,全部或边缘紫色,基部密被长柔毛,外层卵状披针形,内层条形,3层,绿黄色;托片长短不等;小花管状,紫色,长达2厘米。瘦果圆柱状,长3~4厘米,冠毛污白色,外层短,糙毛状,内层羽毛状。花期6~7月。

 

性味与归经

味苦;涩;性寒。

 

功效与作用

泻水逐饮。主治水肿;腹水;胞腔积液。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3~9克。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苦,涩,性寒。有逐水的功能。用于各种水肿。分布于甘肃西部,青海,湖北。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长毛风毛菊
分类:全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