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本威灵仙 中药草本威灵仙为植物草本威灵仙的根及全草

草本威灵仙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主治感冒风热;咽喉肿痛;腮腺炎;风湿痹痛;虫蛇所伤。
 

草本威灵仙

拼音名:Cao Ben Wei Ling Xian

别名:九盖草,狼尾巴花,九节草,山鞭草,草龙胆,山红花,二郎箭,草玉梅,九轮草,斩龙剑,秆杆升麻。

中药草本威灵仙为玄参科植物草本威灵仙全草。夏,秋采收,去净泥土,杂质,根切片,全草切碎,晒干。

 

原形态

草本威灵仙,多年生草本,高80~150厘米。根状茎横走,长达13厘米,节间短,多须根。茎直立,圆柱形,不分枝,无毛或略被柔毛。叶4~6枚轮生;无柄;叶片长圆形至宽条形,长8~15厘米,宽1.5~4.5厘米,先端渐尖,边缘有三角状锯齿,两面无毛或疏被柔毛。花邓顶生,长尾状,各部分无毛;花梗短;花萼5深裂,裂片不等长,前面最长者约为花冠的一半,钻形;花红紫色,紫色或淡紫色,长5~7毫米,4裂,裂片宽度不等,花冠筒内面被毛;雄蕊2。蒴果卵形,长约3毫米,4瓣裂,两面有沟。种子椭圆形。花期7~9月。

 

药理作用

抗炎镇痛作用:轮叶婆婆纳的乙醇提取物具有显着的抗炎镇痛作用。经与毛茛科的三种威灵仙比较,其抗炎作用的强度为:轮叶婆婆纳>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其镇痛强度为:轮叶婆婆纳>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威灵仙。经进一步筛选,从中分出并鉴定了6个化合物,药理实验结果表明:异阿魏酸具有很强的抗炎镇痛作用,为抗风湿的主要活性成分。3~O-乙酰齐墩果酸具有抗炎作用。3,4~二甲氧基桂皮酸亦有抗炎镇痛作用。甘露醇具有镇痛作用。

 

药材毒性

急性毒性试验表明,轮叶婆婆纳乙醇提取物小鼠灌胃给药的半数致死量为47.75克/千克(可信率11.7%)。

 

性味与归经

味辛;微苦;性寒。

 

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主治感冒风热;咽喉肿痛;腮腺炎;风湿痹痛;虫蛇所伤。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10~15克,鲜品30~60克。外用:鲜品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药材处方

威灵仙,《纲目》威,言其性猛也。灵仙,言其功神也。”草本威灵仙在宋代至清代曾为威灵仙的品种之一,从清代至近代之威灵仙,多用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习用已久,难以更改,故称草本威灵仙为草本威灵仙以别之。以其能治蛇伤,故别称斩龙剑。

 

各家论述

  • 《新修本草》出商州洛阳县,九月末至十二月采,阴干,余月并不堪采。每年傍引,年深转茂,根苗渐多,经数年亦折败。
  • 《开宝本草》威灵仙,出商州上洛山及华山并平泽,不闻水声者良。生先于众草,茎方,数叶相对。花浅紫,根生稠密,岁久益繁。各月丙丁戊己日采,忌茗。
  • 《枫窗小牍》威灵仙难得真者,俗医所用多藁本之细者尔。其验以味极苦而色紫黑如胡黄连状,且脆而不韧,折之有细尘起,向明示之,断处有黑白晕,俗谓有鸲鹆眼。此数者备然后为真。
  • 《救荒本草》威灵仙今密县梁家冲山野有之,苗高一二尺,茎方如钗股,四棱,茎多细茸白毛,叶似柳叶而阔,边有锯齿,又似旋覆花叶,其叶作层生,每层六七叶,相对排如车轮样,有六层至七层者,花浅紫色或碧白色,作穗似蒲台子,亦有似菊花头者,结实青色,根稠密多项,采叶煠熟,换水浸去苦味,再以水淘净,油盐调食。"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