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药子 中药白药子为防己科植物金线吊乌龟的块根

白药子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凉血止血。主治咽喉肿痛;热毒痈肿;风湿痹痛;腹痛;泻痢;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白药子

拼音名:Bai Yao Zi

英文名:Oriental Stephania Root,Root of Oriental Stephania

别名:白药,白药根,山乌龟。

中药白药子为防己科植物金线吊乌龟块根。全年或秋末冬初采挖,除去须根,泥土,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金线吊乌龟,多年生落叶藤本。块根肥厚,椭圆形或呈不规则块状,长3~10厘米,直径2~9厘米。老茎基部稍木质化,有细沟纹,略带紫色。叶互生;叶柄长4~10厘米,盾状着生;叶片圆三角形,或扁圆形,长5~9厘米,宽与长近相等或大于长度;先端钝圆,常具小突尖,基部微凹或平截,全缘或微呈波状,上面绿色,下面粉白色,两面无毛,掌状脉5~9条,纸质。花小,单性,雌雄异株;雄株为复头状聚伞花序,腋生,总花序梗长1~2厘米,花序梗顶端有盘状花托,约有20朵花;雄花:萼片6(-8),排成2轮;花瓣3,淡绿色,内面有2个大腺体;雄蕊6,花丝合生成柱状,花药环生呈圆盘状;雌株为单头状聚伞花序,腋生,总花梗较短,顶端有盘状花托;雌花:花被左右对称;花萼1(0~2),生于花的一侧;花瓣2(-3);子房球形。核果紫红色,球形,果梗短,肉质,内果皮直径4~5毫米,背部有4行小横肋状雕纹,每行有17~20颗,胎座迹不穿孔。花期6~7月,果期8~9月。

 

药材性状

块根呈不规则团块或短圆柱形,直径2~9厘米,其下常有几个略短圆柱形的根相连,稍弯曲,有缢缩的横沟,根的远端有时纤细,其后膨大成椭圆形,并常数个相连成念珠状;根的顶端有根茎残基。市售品多为横切或纵切的不规则块片,直径-7厘米,厚0.2~1.5厘米,表面棕色或暗褐色,有皱纹及须根痕,切面粉性足,类白色或灰白色,可见筋脉纹(三生维管束),呈点状或条纹状排列。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粉性。气微,味苦。以片大,断面色白,粉性足者为佳。

 

药理作用

金线吊乌龟碱在试管内有中度抑制结核杆菌的作用,但对小白鼠的实验性结核并无确实疗效。四十年代一度曾用于临床治疗结核病,因其毒性大,后遭禁用。对酒精中毒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对小鼠的四氯化碳中毒的作用(延迟死亡)较甲硫氨酸或葡萄糖醛酸为优。对南美所产的毒蛇蛇毒有保护作用。对破伤风,白喉,肉毒杆菌的外毒素及河豚毒素对小鼠或豚鼠的致死作用也有某些保护作用。对某些过敏性休克有一定的抑制。小剂量时能促进蟾蜍网状内皮细胞的功能,大剂量则抑制;与抗原性物质一样,它能激活淋巴结,引起浆母细胞(Plasmablast)及浆细胞之增多并使此等细胞的核糖核酸重量及浓度增加。其碘甲基化物有箭毒样作用,静脉注射,可引起狗的血压下降,脾容积增加,能抑制离体兔心,故降压乃心脏抑制,血管扩张的结果。金线吊乌龟碱在注射后,部分在体内代谢,部分由肾排出。白药子的另一种生物碱-异汉防己碱毒性很低,有消炎,镇痛,退热作用,与保泰松,汉防己甲素相似。能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口服作用较差。异粉防已碱给大鼠200毫克/千克灌胃,或50毫克/千克肌肉注射,均能抑制角叉菜胶所致的实验性关节肿胀,其抗炎效果与保泰松相当;对大鼠有镇痛和解热作用,并能降低其血中尿酸含量;又能对抗组胺和乙酰胆碱对大鼠离体回肠的收缩作用。

 

药材毒性

大鼠腹腔注射和灌胃的镇痛解热LD50分别为2.7克/千克和6.4克/千克。异粉防已碱二甲碘化物有松弛横纹肌作用,对兔的垂头剂量为1.39毫克/千克,对兔的致死量为1.77毫克/千克。

 

鉴别方法

块根横切面:木栓层为8~10余列木栓细胞。皮层外侧有少数单个或2~4个成群的石细胞,长径60~90μm,短径28~52μm;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细小方晶,针晶或棒晶。中柱占根的大部分,为三生构造,有多数外韧型维管束,排列成1~4个同心环,中央的木质部束较大,导管旁有多数纤维束及少数管胞;中柱薄壁细胞含少数细小方晶及棒状结晶。白药子薄壁细胞含多数淀粉粒,单粒圆形或椭圆形,直径3~17μm,脐点点状或裂缝状;复粒由2~3个分粒组成。

理化鉴别:

  • 取白药子粗粉1克,加乙醇10毫升,冷浸过夜,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稀盐酸4毫升溶解,滤过。取滤液1毫升,加改良碘化铋钾试液2滴,产生大量橙色沉淀;另取滤液1毫升,加碘化汞钾试液2滴,产生大量黄白色沉淀。(检查生物碱)
  • 药材的新鲜断面或粉末,置紫外灯下(254纳米),显淡蓝紫色荧光。

薄层色谱取白药子粉末4克,加0.1%硫酸80毫升冷浸,放置过夜,滤过,将滤液倾入经预处理过的苯乙烯磺酸钠型树脂柱(l×22厘米),调节适度的流速,缓缓流出。样品液流完以后,将树脂倒出,用蒸馏水洗数次,滤去水分,置盘中干燥(使水分不超过60%)。加入适量10%氨水碱化,静置20分钟,置索氏提取器中,加氯仿回流洗脱(至无生物碱反应),氯仿液用水洗至中性,加无水硫酸钠少量,滤过。滤液蒸干,加氯仿1毫升溶解,此液代表脂溶性总生物碱。上述用氯仿回流过的树脂挥尽氯仿后,加乙醇回流洗脱,收集乙醇液减压蒸干,加甲醇1毫升溶解,此液代表水溶性总生物碱。吸取供试液0.6μl,另以高阿罗莫宁碱,异粉防己碱,小檗胺,轮环藤宁碱,头花千金藤碱,木兰花碱,轮环藤酚碱为对照品,分别点样于碱性硅胶G薄层板上。脂溶性总生物碱部分用氯仿一甲醇(10:1),水溶性生物碱部分用氯仿一甲醇一氨水(15:4:1)作展开剂,展开18米,在紫外光灯(254纳米)下观察斑点情况;另用改良碘化铋钾一碘化钾(1:1)混合试液显色,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的相应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性味与归经

味苦辛;凉;小毒; 归脾;肺;肾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凉血止血。主治咽喉肿痛;热毒痈肿;风湿痹痛;腹痛;泻痢;吐血;衄血;外伤出血。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9~15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敷。

 

用药宜忌

  • 《本草经疏》:凡病虽有血热吐衄等证,若脾胃素弱,易于作泄者勿服。
  • 《饮片新参》:阴虚内热者忌用。
 

各家论述

  • 《本草经疏》:白药,味辛,《经》云气温,《日华子》云冷,当是辛寒之药无疑,故无毒而能解毒。金疮出血过多必发热,热则作痛,不得生肌矣,凉血清热,则其痛自止,肌自生也。又《药性论》,《日华子》二条所主,皆解热散结之功,则其为寒明矣。
  • 《药性论》:治喉中塞热,噎痹不通,胸中隘塞,咽中常痛,肿胀。
  • 《唐本草》:主金疮生肌。
  • 《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治渴并吐血,喉闭,消肿毒。
  • 《开宝本草》:解野葛,生金,巴豆药毒。刀斧折伤,能止血痛,干末敷之。
  • 《纲目》:散血,降火,消痰,解毒。
  • 《植物名实图考》:患齿痛者,切其根贴龈上。兼能补肾养阴。
  • 《饮片新参》:消肿毒喉痹,散瘀血,治伤痛。
  •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利水,清热,化痰。治风湿疼痛,腰肌劳损,肾炎水肿,胃痛,肺结核,无名肿毒,毒蛇咬伤。
  • 《湖南农村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解毒,通经活络。
  • 《中药鉴别手册》:清热解毒,止痛。治急性肝炎,恶性疟疾,急性阑尾炎,急性菌痢,毒蛇咬伤,急性胃肠炎,腹痛及其它炎症。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白药子
分类:根茎类
别名:白药根白药山乌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