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菜 中药竹节菜为鸭拓草科鸭拓草属植物竹节草的全草

竹节菜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主治急性咽喉炎,痢疾,疮疖,小便不利;外用治外伤出血。
 

竹节菜

拼音名:Zhu Jie Cai

别名:竹节草,竹蒿草。

中药竹节菜为鸭拓草科鸭拓草属植物竹节草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竹节草,多年生披散草本。茎柔弱,匍匐地面,节上生根,或为半攀援状。叶披针形或卵形,长3~7厘米,宽1~1.5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秃净或披柔毛;鞘常有红色小斑点,鞘口有睫毛。佛焰苞具柄,卵状披针形,折迭状,长1.5~2.5厘米,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浑圆或心形,秃净或被毛,有纵线条,横线条不明显,柄长1~3厘米;聚伞花序在1苞内2个,下部1个有花1~3朵,不结实,上部的有花1~2朵,结实;萼片3;花瓣3,蓝色或外面1枚淡白色;发育雄蕊3,退化雄蕊3;子房3室,其中2室含胚珠2颗,背室含胚珠1颗。蒴果。种子黑色,有网纹和深窝点。花期夏、秋。

 

性味与归经

味淡,性寒。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止血。主治急性咽喉炎,痢疾,疮疖,小便不利;外用治外伤出血。

 

使用方法

鲜品1~2两;外用适量,干粉撒敷伤口。

 

摘录于

《全国中草药汇编》

药材信息

名称:竹节菜
分类:全草类
别名:竹蒿草竹节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