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实根 中药云实根为植物云实的根或根皮

云实根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解毒消肿。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牙痛,风湿痹痛,肝炎,痢疾,淋证,痈疽肿毒,皮肤瘙痒,毒蛇咬伤
 

云实根

拼音名:Yun Shi Gen

英文名:Root of Mysorethorn

别名:牛王茨根,阎王刺根。

中药云实根为豆科植物云实根皮。全年均可采收,挖取根部,洗净,切片或剥取根皮。

 

原形态

云实,攀援灌木。树皮暗红色,密生倒钩刺。托叶阔,半边箭头状,早落;二回羽状复叶,长20~30厘米,羽片3~10对,对生,有柄,基部有刺1对,每羽片有小叶7~15对,膜质,长圆形,长10~25毫米,宽6~10毫米,先端圆,微缺,基部钝,两边均被短柔毛,有时毛脱落。总状花序顶生,长15~30厘米;总花梗多刺;花左右对称,花梗长2~4厘米,劲直,萼下具关节,花易脱落;萼片5,长圆形,被短柔毛;花瓣5,黄色,盛开时反卷;雄蕊10,分离,花丝中部以下密生茸毛;子房上位,无毛。荚果近木质,短舌状,偏斜,长6~12厘米,宽2~3厘米,稍膨胀,先端具尖喙,沿腹缝线膨大成狭翅,成熟时沿腹缝开裂,无毛,栗褐色,有光泽;种子6~9颗,长圆形,褐色。花,果期4~10月。

 

药材性状

根圆柱形,弯曲,有分枝,长短不等,直径2~6厘米,根头膨大,外皮灰褐色,粗糙,具横向皮孔,纵皱纹明显。质坚,不易折断,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白色,占绝大部分。气微,味辛,涩,微苦。根皮呈卷筒状,槽状或不规则碎片状,长短厚薄不一,外表面灰褐色,粗糙,具疣状突起及灰黄色横向皮孔,常有内陷环纹;内表面浅褐色,略平坦,具细纵纹。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颗粒性,平整切面可见由石细胞群形成的斑纹。气微,味微涩。嚼之有砂粒感。以条大,皮厚者为佳。

 

鉴别方法

 

根横切面:木栓层由数十列木栓细胞组成,有的木栓细胞中含棕色物质;皮层窄紧接木栓层下侧,可见纤维束及石细胞群排列成环带,草酸钙方晶在此层亦排列成结晶带,有的结晶嵌于石细胞腔内或薄壁细胞中,靠近木栓层的薄壁细胞常充满棕红色物质。木质部导管单个或数个连接呈放射状,大小不一,木薄壁细胞中亦含有草酸钙方晶。淀粉粒众多,存在于薄壁细胞中。

根皮横切面:木栓层由20列木栓细胞组成,细胞长方形,长30~45μm,宽8~14μm,外方数列木栓细胞内含红棕色物质;栓内层为5~15列薄壁细胞,多数细胞内含草酸钙棱晶,偶有石细胞群散在。中柱鞘部位有7~20列石细胞呈环状排列,有时有纤维束伴存。韧皮部占切面绝大部分,主要为由数百个石细胞组成的大型石细胞群及由数个石细胞组成的小型石细胞群散在,石细胞内有时有草酸钙棱晶;韧皮部筛管群常颓废成带状,与2~4列薄壁细胞间隔排列成6~7层;韧皮射线波形弯曲,宽2~6列细胞。薄壁细胞中常含淀粉粒,草酸钙棱晶及棕色物质。

根皮粉末特征:棕黄色。石细胞类圆形,类方形,长椭圆形,长30~60μm,直径13~24μm,细胞壁厚,孔沟及层纹均明显,少数石细胞腔内含草酸钙棱晶,直径5~15μm。纤维长约308μm,直径约17μm,胞壁厚,胞腔线形。淀粉粒单粒圆形,细小,脐点不明显,复粒由2~3个分粒组成。木栓细胞多角形,橙黄色,有时内含棕色物质。

 

 

性味与归经

味苦辛;性平;无毒;归肺;肾经。

 

功效与作用

祛风除湿,解毒消肿。主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牙痛,风湿痹痛,肝炎,痢疾,淋证,痈疽肿毒,皮肤瘙痒,毒蛇咬伤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10~15克,鲜品加倍;或捣汁。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 《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乳蛾,捣汁点水酒或同白酒汁服。
  • 《纲目》:主骨哽及咽喉痛,研汁咽之。
  • 《草木便方》:益精,治虚弱,崩淋。
  • 《分类草药性》:治腰痛。
  •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散风寒,治咳嗽。除寒湿,治腰痛,牙痛,痔疮。
  • 《重庆草药》:祛寒。治寒凉头痛,身肢痛,亦治跌打损伤,痨伤咳嗽。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云实根
分类:根茎类
别名:阎王刺根牛王茨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