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荚仁 中药榆荚仁为榆科植物榆树的果实或种子

榆荚仁的功效与作用: 健脾安神;清热利水,消肿杀虫。主治失眠;食欲不振;带下;小便不利;水肿;小儿疳热赢瘦;烫火伤;疮癣。
 

榆荚仁

拼音名:Yu Jia Ren

别名:榆实,榆仁,榆于。

中药榆荚仁为榆科植物榆树果实种子。4~6月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翅,晒干。

 

原形态

榆树,落叶乔木,树干端直,高达20米。树皮暗灰褐色,粗糙,有纵沟裂;小枝柔软,有毛,浅灰黄色。叶互生,纸质;叶柄长2~10米,有毛;托叶早落;叶片倒卵形,椭圆状卵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8厘米,宽1.2~2.5厘米,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上面暗绿色,无毛,下面幼时有短毛,老时仅脉腋有毛,边缘具单锯齿;侧脉明显,9~18对。花先叶开放,簇年成聚伞花序,生于去年枝的叶腋;花被针形,4~5裂;雄蕊与花被同数,花药紫色;子房扁平,1室,花柱2。翅果近圆形或倒卵形,长1~1.5厘米,宽0.8~1.2厘米,光滑,先端有缺口,种子位于翅果中央,与缺口相接;果柄长约2毫米。花期3~4月,果期4~6月。

 

药材性状

翅果类圆形或倒卵形,直径1.2~1.5厘米;先端有缺口,基部有短柄,长约2毫米。果翅类圆形而薄,表面光滑,可见放射状脉纹。种子长椭圆形或卵圆形,长1~1.5厘米,直径约5毫米,位于翅果上部或近上部,与缺口的底缘密接。

 

性味与归经

味苦;微辛;性平。

 

功效与作用

健脾安神;清热利水,消肿杀虫。主治失眠;食欲不振;带下;小便不利;水肿;小儿疳热赢瘦;烫火伤;疮癣。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10~15克。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药材处方

《小儿药证直诀》榆仁九,治疳热瘦悴有虫: 榆仁(去皮),黄连(去头)各一两。上为细末,用猪胆七今,破开取汁,与二药同和入碗内,上蒸九日,每日一次,候日数足,研廓香五分,汤浸一宿,蒸饼同和成剂,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七丸至一,二十丸,米饮下,无时。

 

各家论述

  • 《本草拾遗》:主妇人带下,和牛肉作羹食之。
  • 《医林纂要》:补肺,止渴,敛心神。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榆荚仁
分类:果实类
别名:榆实榆仁榆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