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垂头菊 中药小垂头菊为植物矮垂头菊的全草或花序

小垂头菊的功效与作用: 疏风清热;利水消肿。主治感冒发热;小便不利;身肿。
 

小垂头菊

拼音名:Xiao Chui Tou Ju

中药小垂头菊为菊科植物矮垂头菊全草花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矮垂关菊,矮小草本,高5~15厘米。茎上部被黑褐色密绵毛,或有时混有白色蛛丝毛。叶片近革质;基生叶卵形,长2~3厘米,宽1.5~2.5厘米,基部短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数个粗齿,上面无毛,或初时被疏蛛丝状毛,后渐脱落,下面被白色茸毛,有长的叶柄;茎生叶椭圆形,卵状椭圆形至条形,边缘有粗齿,下面有白色毛,有短柄或无柄。头状花序单生于茎端,半下垂;总苞片条状披针形,长12~15毫米,被黑色和白色密长柔毛;花异型,舌状花黄色,舌片倒披针形,先端有2~3个小齿;筒状花黄色,长约8毫米,筒状锥形。瘦果长圆形;冠毛白色,长6~7毫米。

 

药材性状

小垂头菊皱缩成团,冠毛白色,多数与总苞片近等长,花序直径1.2~1.7厘米,总苞墨绿色,披针形,无毛,长约10毫米;舌状花一层,黄色,皱缩,完整的舌片条状披针形,有平行直脉纹数条;管状花长约8毫米,黑褐色,先端5浅裂,雄蕊5,聚药,暗紫色,柱头2裂,黑褐色。瘦果长圆形,长6~7毫米。体轻,质软。气芳香,味微甘。 以色黄,气芳香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

味苦;辛;性寒。

 

功效与作用

疏风清热;利水消肿。主治感冒发热;小便不利;身肿。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6~12克。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小垂头菊
分类:全草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