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盘子叶 中药算盘子叶为植物算盘子的叶

算盘子叶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治湿热泻痢;黄疸;淋浊;带下;发热;咽喉种痛;痈疮疖肿;漆疮;湿疹;虫蛇咬伤。
 

算盘子叶

拼音名:Suan Pan Zi Ye

英文名:Leaf of Puberulous Glochidion

别名:野南瓜叶。

中药算盘子叶为大戟科植物算盘子。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备用。

 

原形态

算盘子,直立多枝灌木,高l-3米。小枝灰褐色,密被锈色或黄褐色短柔毛。叶互生;叶柄长1~3毫米,被柔毛;托叶三角形至狭三角形,长1~2毫米,被柔毛;叶长圆形至长圆状卵形或披针形,稀卵形或倒卵形,长3~9厘米,宽1.2~3.5厘米,先端钝至急尖,稀近圆形,常具小尖头,基部楔形至钝形,上面仅中脉被疏短柔毛或几无毛,下面粉绿色,密被短柔毛,侧脉5~8对,下面明显。花单性同株或异株,花小,2~5朵簇生于叶腋;无花瓣;萼片6,2轮;雄花花梗细,长l-8毫米,通常被柔毛,萼片质较厚,长圆形至狭长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外被疏短柔毛;雄蕊3枚,合生成柱状,无退化子房;雌花花梗长l-3毫米,密被柔毛,花萼与雄花的近同形,但稍短而厚,两面均被毛;子房密被绒毛,8~10室,花柱合生成环状,长宽与子房几相等,先端不扩大,与子房连接处缢缩。蒴果扁球形,直径8~15毫米,常具8~10条明显纵沟,先端具环状稍伸长的宿花柱,密被短柔毛,成熟时带红色,种子近肾形,具三棱,长约4毫米,红褐色。花期6~10月,果期8~12月。

 

药材性状

具短柄,叶片长圆形,长圆状卵形或披针形,长3~8厘米,宽l-2.5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仅脉上披疏短柔毛或几无毛;下面粉绿色,密被短柔毛;叶片较厚,纸质或革质。气微,味苦涩。

 

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算盘子叶水煎剂及含糖煎剂(100%),在体外有抑制志贺氏痢疾杆菌作用(平板挖洞法),其有效浓度为1∶1280,且有杀菌作用(试管法)。水煎剂对其他痢疾杆菌(舒氏,弗氏,宋氏)和沙门氏菌(伤寒,副伤寒甲,猪霍乱,肠炎杆菌)亦有一定抗菌作用,而含糖煎剂效果略低,仅对史氏和弗氏痢疾杆菌,伤寒和副伤寒甲杆菌有效。

 

性味与归经

味苦;涩;性凉;小毒;归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主治湿热泻痢;黄疸;淋浊;带下;发热;咽喉种痛;痈疮疖肿;漆疮;湿疹;虫蛇咬伤。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6~9克,鲜品30~60克;或焙干研末;呀绞汁。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或捣烂敷。

 

用药宜忌

孕妇忌服。《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药材处方

  • 《福建民间草药》治痢疾:算盘珠鲜叶五至七钱。捣烂,冲开水炖服。
  • 《泉州本草》治下痢脓血:算盘子叶,焙干研末,每次二钱,茶调送服。
  •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治黄疸:算盘子叶二两,炒大米一,二两。水煎,不拘时服。
  • 《岭南草药志》治白浊,白带:算盘子茎叶酌量。内服外洗。
  • 《泉州本草》治咽喉肿痛:鲜算盘子叶一至二两。煎汤调蜜频咽服。
  • 《泉州本草》治喉痈:算盘子鲜全草一至二两。合雄鸡炖汤服。
  • 《江西民间草药》治毒蛇咬伤:算盘子枝端嫩叶,捣烂敷伤处。
  • 《福建民间草药》治牙痛:算盘珠叶适量。捣烂调冬蜜敷贴。
  • 《泉州本草》治皮疹瘙痒:算盘子叶煎汤洗患处。
  •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疖肿,乳腺炎:算盘子鲜叶捣烂外敷。同时用根一至二两,水煎服。
  • 江西《草药手册》治蜈蚣咬伤:算盘子鲜叶捣烂敷。
 

各家论述

  • 《广西中药志》:利湿,破血,解漆毒,蛇毒。治漆疮,赤白痢疾,跌打损伤,蛇咬毒。
  • 《广东中药》:消滞,化湿,清热,舒筋活络。治痢疾,感冒,流感,过度体力疲劳,鼠,蛇咬伤。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算盘子叶
分类:叶类
别名:野南瓜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