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Shi Bi Yu
英文名:pale chub
别名:桃花鱼,七色鱼,鱲鱼,双尾鱼,红翅子。
中药石鮅鱼为鲤科动物宽鳍鱲鱼的肉。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
宽鳍鱲鱼,休长而侧扁,腹部圆。体长约18厘米。头短,吻钝。口斜端位,下颌稍短于上颌。唇厚,无须。眼较小,下咽齿3行,顶端尖,略弯。鳞片较大,略呈长方形,腹鳍基部有一延长的腑鳞。侧线在腹鳍处向下弯曲,侧线鳞41(8/3)50。背鳍2,7,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胸鳍1,13~15,长而末端接近或达腹鳍起点。腹鳍1,8。臀鳍3,8~9。尾鳍分叉较深,下叶稍长于上叶,背部黑灰色,腹部银白色,体两侧各有12~13条垂直的黑色条纹,条纹间有不规则的粉红色斑点。腹鳍淡红色。胸鳍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尾鳍灰,尾鳍后缘呈黑色。
味甘;性平;归脾经。
解毒;杀虫。主治疮疖;疥癣。
内服:煮食,100~200克。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或焙研撒敷。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