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粉背蕨 中药绒毛粉背蕨为植物绒毛薄鳞蕨的全草

绒毛粉背蕨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利湿。主治湿热黄疸;咽喉肿痛;泄泻;痢疾;小便涩痛。
 

绒毛粉背蕨

拼音名:Rong Mao Fen Bei Jue

别名:小凤尾草。

中药绒毛粉背蕨为中国蕨科植物绒毛薄鳞蕨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

绒毛薄鳞蕨,陆生蕨类植物,植株高20~40厘米。根茎短,直立,密被深棕色,半透明,卵状披针形鳞片。叶簇生;叶柄长6~15厘米,深棕色,具光泽,基部疏生与根茎上相同的鳞片,腹面有秕糠状毛;叶片纸质,背面无粉,狭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2~25厘米,宽3~6厘米,基部心形,尖端渐尖,二至三回羽状分裂;羽片7~9对,近对生,无柄,下部羽片较大,三角形或宽卵形,长3~4厘米,宽1.5~2.5厘米,羽状或二回羽状分裂;二回羽片三角形,先端急尖或钝,基部下侧1片最大,常为羽状分裂,中部以上羽片狭卵形至卵形;沿羽轴及裂片主脉背面有黄棕色卷曲的节状毛;叶脉羽状,分离。孢子囊群生于叶边的小脉先端,成熟后靠接;囊群盖膜质,灰白色,连续或中断,边缘有波状缺刻或全缘。

 

性味与归经

味微苦;性凉。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利湿。主治湿热黄疸;咽喉肿痛;泄泻;痢疾;小便涩痛。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9~15克。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绒毛粉背蕨
分类:全草类
别名:小凤尾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