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Pu Gong Ying
英文名:Mongolian Dandelion Herb
别名:凫公英,蒲公草,耩褥草,仆公英,仆公罂,地丁,金簪草,羊奶奶草,双英卜地,黄花草,古古丁,孛孛丁菜,黄花苗,黄花郎,鹁鸪英,婆婆丁,黄狗头,卜地蜈蚣,鬼灯笼,白鼓丁,黄花地丁,蒲公丁,真痰草,狗乳草,奶汁草,残飞坠。
中药蒲公英为菊科植物蒲公英,碱地蒲公英,东北蒲公英,异苞蒲公英,亚洲蒲公英,红梗蒲公英等同属多种植物的全草。4~5月开花前或刚开花时连根挖取,除将泥土,晒干。
蒲公英 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全株含白色乳汁,被白色疏软毛。根深长,单一分枝,直径通常3~5毫米,外皮黄棕色。叶根生,排列成莲座状;具叶柄,柄基部两侧扩大呈鞘状;叶片线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倒卵形,长6~15厘米,宽2~3.5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狭窄,下延,边缘浅裂或作不规则羽状分裂,裂片齿牙状或三角状,全缘或具疏齿,裂片间有细小锯齿,绿色或有时在边缘事淡紫以斑迹,被白色蛛丝状毛。花状花序单一,顶生,全为舌状花,两性;总苞片多层,外面数层较短,卵状披针形,内面一层线状披针形,边缘膜质,缘具蛛丝状毛,内,外苞生先端均有小角状突起;花托平坦;花冠黄色,先端平截,常裂;雄蕊5,花药合生成筒状包于花柱外,花丝分离;雌世1,子房下位,花柱细长,柱头2裂,有短毛。瘦果倒披针形,长4~5毫米,宽1.5毫米,具纵棱,并有横纹相连,果上全部有刺状突起,果顶具长8~10毫米,具纵棱,并有横纹相连,果上全部有刺状突起,果顶具长8~10毫米的喙;冠毛白色,长约7毫米。花期4~5月,果期6~7月。
碱地蒲公英 其主要特征在于:小叶为规则的羽状分裂。总苞片先端无角状突起;花冠黄色;瘦果披针形,长约4毫米,喙长4~5.5毫米。
东北蒲公英 其主要特征在于:叶片长圆倒披针形,裂片倒向,侧裂片4~5对,三角状或窄三角状,先羰的裂片较大,扁鞭形或三角形,全缘。外层总苞片宽卵形或披针状卵形,被疏柔毛。无或有不明显的短角突起,内层苞片长于外层总苞片,无短角状突起。瘦果淡褐色,上部有尖小瘤,喙长8~12毫米。冠毛污白以。
异苞蒲公英 其主要特征在于:叶裂片少数,先端裂片三角状或倒梯状,侧裂片三角状或线状。瘦果倒披针形,上部有刺状突起,喙长约8毫米。
亚洲蒲公英 其主要特征在于:叶片条形或狭披针形,长约9厘米,叶裂片多数,先端裂片戟形,侧裂片长线状,下倾。花茎上部被疏卷毛;外层总苞片淡红色,有不明显的小角;舌状花白色或白带黄色。瘦果黄褐色,长3~4毫米,喙长4~8毫米,冠毛污白色。
红梗蒲公英 基主要特征在于:叶柄短,鲜红色;叶片长倒披针形或广倒披针形,表面有紫红色斑纹;花茎鲜红紫色,顶端被蛛丝状毛。瘦果窗倒披针形,长约4毫米,上部有刺状罕起,喙长8~10毫米。
蒲公英 全草呈皱缩卷曲的团块。根圆锥状,多弯曲,长3~7厘米,表面棕褐色,抽皱,根头部有棕褐色工黄白色的茸毛,有的已脱落。叶基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倒皮针形,长6~15厘米,宽2~3.5厘米,绿褐色或暗灰色,先端尖或钝,边缘倒向浅裂或羽状分裂,裂片齿牙状或三角形,基部渐狭,下延呈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被蛛丝状毛。花茎1至数条,每条顶生关状毛。花茎1至数条,每条顶生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层,外面总苞片数层,先端有或无小角,内面1层长于外层的1.5~2倍,先端有小角,花冠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气味微苦。圆形瘦果。气微,味微苦。
碱地蒲公英 叶倒卵状技外形或狭披针形,长约48厘米,宽1.2~1.5厘米,常较规则地倒向羽状深裂,裂片3~7对,先端裂片长就形,先端尖或钩,基部狭长,几无毛。总苞片3层,外层2面先端几无小角,内面1层长于外层的2倍。
东北蒲公英叶长圆状倒技外形,长9~20厘米,宽2~5厘米,大头羽裂或现状深裂,裂片稍倒向,三角状或窄三角状,顶端裂片大,扁菱形或三角形,全,两面被疏柔毛。外层总苞片无或有不明显的小角,内层长于外层的2~2.5倍,无小角。
异苞蒲公英叶柄基部略带紫红色,被蛛丝状毛;叶倒披针,长12~15厘米,宽3~4厘米,先端尖,基部狭长,边缘羽状深裂,裂片呈广或窄三角形,先端锐尖,全线或有疏齿俩面被蛛丝状白毛;老叶近光滑。总苞片3层,外层有小角,内层长于外层的1.5~2倍,稍有小角。
亚洲蒲公英叶条形或狭披外形,长2.5~9厘米,宽0.3~0.9厘米,羽状浅裂至深裂,裂片稍倒向,三角状艘外形至条形,顶裂片较大,或形或狭朝形,无毛或疏被柔毛。外层总苞片有不明显的小角,内层长于外层的2~2.5倍,无明显的小角。 (6)红梗蒲公英叶柄短,红紫褐色;叶片长倒披外形或广倒被外形,长8~12厘米,宽2.5~3厘米,光瑞钝,基部狭窄,边缘具规则的羽状深裂,裂片三角状,全缘或有疏齿,表面有红色斑点,两面被蛛丝状毛。总苞片3层,内面1层长于外层的2.5倍,光瑞紫红色,有小角。以叶多,色绿,根长者为佳。
蒲公英报横切面:木柱层为数列棕色细胞。韧皮部宽广,乳省群断续排列成数轮。形成层成环。木质部较小,射线不明显,导管较大,散列。薄壁细胞含菊糖。
叶片表面观:上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表面角质纹理明显或稀疏可见。上下表皮均有非腺毛,3~9细胞,直径17~34μm,顶端细胞甚长,皱缩呈鞭状或脱落。下表皮气孔较多,不定式或不等式,副卫细胞3~6个。叶肉细胞含细小草酸钙结晶。叶脉旁可见乳汁管。
抗菌作用:蒲公英注射液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及卡他球菌也有一定杀菌作用。蒲公英醇提液1:400能抑制结核菌,但煎剂1:100无效。其1:80的水煎剂能延缓 ECHO11病毒细胞病变,醇提物(31毫克/千克)能杀死钩端螺旋体,对某些真菌亦有抑制作用。对幽门弯曲杆菌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通乳:蒲公英叶有疏通乳脉管之阻塞,促进泌乳的作用。
抗肿瘤作用:药用蒲公英中提取的多糖(Tof一CFr),以40,2,600毫克/千克 ip 给于接种MM46肿瘤细胞的C3H小鼠,前期给药未见作用,但11~20d和2~20d的后期隔日给药则有效。对肿瘤细胞的迟延型过敏反应(T一DHR),在ddy一Ehrlich(同种肿瘤)系和C3H一MM46(同系肿瘤)系中,Tof一CFr后期给药其足跖反应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上升。在ADMC系中,Tof一CFr与已知能活化巨噬细胞的糖原相比,具有更强的激活能力。
利胆作用:国外研究,蒲公英有利胆作用,临床上治疗慢性胆囊痉挛及结石症有效。此外蒲公英尚有利尿健胃,轻泻等作用。
小白鼠静脉注射蒲公英注射液的半数致死量为58.88±7.94克/千克,小鼠,兔亚急性毒性试验对肾脏可出现少量管型, 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小白鼠iv蒲公英注射液的LD50为58.8±7.9克/千克。
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主治乳痈;肺痈;肠痈;痄腮目赤肿痛;感冒发热;;疔毒疮肿;咳嗽;咽喉肿痛;胃火;肠炎;痢疾;肝炎;胆吓炎;尿路感染;蛇虫咬伤。
外用:适量,捣敷。内服:煎汤,10~30克,大剂量60克;大剂量60克,或捣汁;或入散剂。
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