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核 中药枇杷核为植物枇杷的种子

枇杷核的功效与作用: 化痰止咳;疏肝行气;利水消肿。主治咳嗽痰多;疝气;水肿;瘰疬。
 

枇杷核

拼音名:Pi Pa He

英文名:Loquat Seed

中药枇杷核为蔷薇科植物枇杷种子。春,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原形态

枇杷,常绿小乔木,高约10米。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片革质;叶柄短或几无柄,长6~10毫米,有灰棕色绒毛;托叶钻形,有毛;叶片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或长椭圆形,长12~30厘米,宽3~9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上部边缘有疏锯齿,上面光亮,多皱,下面及叶脉密生灰棕色绒毛,侧脉11~21对,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和花梗密生锈色绒毛;花直径1.2~2厘米;萼筒浅杯状,萼片三角卵形,外面有锈色绒毛;花瓣白色,长圆形或卵形,长5~9毫米,宽4~6毫米,基部具爪,有锈色绒毛;雄蕊20,花柱5,离生,柱头头状,无毛。果实球形或长圆形,直径3~5厘米,黄色或橘黄色;种子1~5颗,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1.5厘米,褐色,光亮,种皮纸质。花期10~12月。果期翌年5~6月。

 

药材性状

种子呈圆形或偏圆形,直径1~1.5厘米,表面棕褐色,有光泽。种皮纸质,子叶2片,外表为淡绿色或类白色,内面为白色,富油性。气微香,味涩。

 

性味与归经

味苦;性平;无毒;归肾经。

 

功效与作用

化痰止咳;疏肝行气;利水消肿。主治咳嗽痰多;疝气;水肿;瘰疬。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6~15克。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

  • 《本草纲目拾遗》:治肝有余诸症,气实者可用。
  • 《本草再新》:治疝气,消水肿,利关节,治瘰疬。
  • 《现代实用中药》:镇咳祛痰。
  • 《四川中药志》:疏肝理气。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枇杷核
分类:果实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