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 中药牛蒡为菊科植物牛蒡的根

牛蒡的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疏风利咽。主治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疮疖肿痛,脚癣,湿疹。
 

牛蒡

拼音名:Niu Bang

别名:恶实,荔实,便牵牛,蝙蝠刺,马亦名鼠粘,牛蒡,大力子,蒡翁菜。

中药牛蒡为菊科植物牛蒡。四季可采,洗净切片晒干用。

 

原形态

牛蒡,二年生草本植物,高1~2米,茎直立,带紫色,上部多分枝。基生叶丛生,大形,有长柄;茎生叶广卵形或心形,长40~50厘米,宽30~40厘米,边缘微波状或有细齿,基部心形,下面密被白短柔毛。头状花序多数,排成伞房状;总苞球形,总苞片披针形,先端具短钩;花淡红色,全为管状。瘦果椭圆形,具棱,灰褐色,冠毛短刚毛状。花期6~7月,果期7~8月。

 

性味与归经

(子)辛,平,无毒。

(根,茎)苦,寒,无毒。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疏风利咽。主治风热感冒,咳嗽,咽喉肿痛,疮疖肿痛,脚癣,湿疹。

 

使用方法

  • 身肿欲裂。用牛蒡子二两,炒过,研细。每服二钱,温水送下。一日服三次。
  • 风热浮肿(咽喉闭塞)。用牛蒡子一合,炒半生半熟,研细。每服一匙,热酒送下。
  • 小舌痛。用牛蒡子,石膏,等分为末,茶调服。
  • 小舌痛。用牛蒡子(炒),甘草(生),等分为末。水煎,含咽。此方名“启关散”。
  • 风热瘾疹。用牛蒡子(炒),浮萍等分为末。每服二钱,以薄荷汤送下。
  • 牙痛。用牛蒡子(炒过),煎水含嗽。
  • 妇女吹乳。用牛蒡子一钱,麝香少许,温酒小口送下。
  • 关节肿痛(风热攻犯手指,赤肿床木,甚至攻达肩背两膝,遇暑热则便秘)。用牛蒡子三两,新豆豉(炒),羌活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白开水送下。
  • 流行性热症(小热不退,烦躁发渴,四肢无力,不思饮食)。用牛蒡根捣汁服一小碗,有效。
  • 伤寒抽筋(汗后受寒,手足抽痛)。用牛蒡根十条,麻黄,牛膝,天南星各六钱,先锉后研,加好酒一升,再同研,榨药取汁,煎成黑膏。每服一钱,温酒送下。一日服三次。
  • 一切风疾,年久不愈。用牛蒡根一升,生地黄,枸杞子,牛膝各三升,装在袋子里,泡在三升酒内。每天取饮适量。
  • 老人中风(口目抽动,烦闷不安)。用牛蒡根去皮,切一升,晒干,打成面,加大米四合,合做成饼,在豉汁中煮熟,添葱椒五味。经常空心取食,极有效。
  • 头面忽肿,或连手足红肿。用牛蒡根洗净研烂,加酒煎成膏,摊布上贴肿处。同时以热酒送服根末一,二匙,即感肿消痛减。
  • 头风白屑。用牛蒡叶捣汁,熬浓涂头上。第二天早晨,以皂荚水洗去。
  • 喉中热肿。用牛蒡根一升,加水五升,煎成一升,分三次服。
  • 牙痛。齿龈肿,用牛蒡根一斤,捣汁,加盐花一钱,在银器中熬成膏,涂牙龈。
  • 项瘿。用牛蒡根一升,加水三升,煮成一升半,分三次服。或将根研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常服。
  • 小便不通,脐腹急痛。用牛蒡叶汁,生地黄汁各二合,和匀,加蜜二合。每取一合,又水半碗,煎开几次,调滑石末一钱服下。
  • 诸疮肿毒。用牛蒡根三条,洗净,煮烂,捣成汁,加米煮粥,每食一碗。
  • 月经不通(腹肋胀痛)。用牛蒡根二斤,锉小,蒸三遍,装入布袋,在二斗酒中泡五天。饭前温服一碗
 

各家论述

元代李杲说:“鼠粘子其用有四:治风湿瘾疹,咽喉风热,散诸肿疮疡之毒,利凝滞腰膝之风是也。”

 

摘录于

《*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