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Nan Sha Shen
别名:沙参,知母,白沙参,苦心,识美,虎须,稳牙参,保牙参,土人参,白参,志取,文虎,文希,羊婆奶,泡参,面杆杖,桔参,泡沙参。
中药南沙参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杏叶沙参或其他几种同属植物的根。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泥土,刮去栓皮,晒干或烘干。
轮叶沙参,又名:铃儿草,四叶沙参。多年生草木。根粗壮,胡萝卜形,具皱纹。茎直立,单一,高60~150厘米。叶通常4片轮生;无柄或有短柄;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长4~8厘米,宽1.5~3厘米,边缘有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有密柔毛。圆锥状花序大形;有不等长的花梗;每1花梗上有1小苞片;萼齿5,细而直,绿色微带黑色;花冠钟形,蓝紫色,狭小壶状,裂片5:雄蕊5,黄色;子房下位,花柱伸出花冠外,蓝紫色,先端圆形,柱头9裂;花盘围绕在花柱的基郎。蒴果3室,卵圆形。花期7~8月。
多生长于山野的阳坡草丛中。分布东北和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广东,江西等地。
杏叶沙参,又名:挺枝沙参。多年生草本。茎单一或有分枝,高50~100厘米,有毛。叶互生;叶片卵形。长2.5~5厘米,宽1.5~2.5厘米,边缘有重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圆锥花序少分枝;花梗和苞片上皆有毛;萼齿披针形,有毛;花冠宽钟形,蓝紫色,外面带有毛;花柱略露出花冠外,微有毛;花盘粗短,长及宽均为1.5毫米。花期9~10月。
多生长在山野。分布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等地。
尚有多种同属植物亦同等入药:阔叶沙参又名:长白沙参。上部叶与花序枝均互生,下部叶常假轮生;叶片卵圆形至卵状披针形,有毛或无毛。花冠阔钟形。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安徽,山西,陕西等地。
线齿沙参,茎上有长毛;叶互生;卵形至狭披针形,有短毛。花序大型;萼简圆形,萼片线状。分布湖北,四川,云南,贵州,陕西芬地。
云南沙参,茎有短柔毛。叶互生,叶片卵状椭圆形,两面密生短毛,尤以背面脉上最多。萼片线状披针形,边缘有2~3对深裂的齿。分布云南等地。
泡沙参,基生叶有长柄,圆形,基部心形;茎生叶互生,宽披针形,边缘有2~7对缺刻状锯齿。萼片披针形,边缘有1对深裂的齿。分布河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地。
糙萼沙参,又名:石沙参。根细长,常两茎并生。叶互生或对生,叶片披针形或线形,边缘有疏浅锯齿,分布河北,山东,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
川藏沙参,茎常数株自根头部丛生,被短柔毛。叶互生,叶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边缘有疏的锐锯齿,两面被白色短柔毛。分布西藏,四川,甘肃等地。
干燥的根,呈长纺锤形或圆柱形,上粗下细,有时稍弯曲或扭曲,偶有分歧。全长5~25厘米,上部直径1~3厘米。顶端有根茎(芦头)长0.5~10厘米,直径0.3~2厘米,偶有2个根茎并生,上有显着横纹。带皮者表面黄白色至棕色,有横纹,上部尤多,稍有短段细根或根痕;去皮者表面黄白色,有纵皱。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白色,不平坦,有多数裂隙。气微弱,味甘微苦。以根粗大,饱满,无外皮,色黄白者为佳。
祛痰作用:轮叶沙参煎液对家兔的祛痰作用较紫菀等为差,但可持续作用4小时以上。1:40沙参浸液在试管内未见溶血现象。
强心作用:1%沙参浸剂对离体蟾蜍心脏有明显强心作用,7/9离体心的振幅增大(比原来高50%以上),作用持续5分钟。
抗真菌作用:沙参水浸剂(1:2)在试管内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味甘微苦,性凉。
《本经》:味苦,微寒。
《纲目》:甘淡而寒。
归肺,肝经。
《滇南本草》:入肺。
《本草蒙筌》:足厥阴。
《本草汇言》:入手太阴肺经,又肝,脾二经气分。
养阴清肺,祛痰止咳。主治肺热燥咳,虚痨久咳,阴伤咽干喉痛。
内服:熬汤,3~5钱(鲜者1~3两);或入丸,散。
风寒作嗽者忌服。
张元素:肺寒者用人参,肺热者用沙参代之,取其味甘也。
《*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