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Mi Bai He
别名:土贝母,土知母,米合贝。
中药米百合为百合科植物米贝母的鳞茎。夏,秋季采收,晒干或烘干。
米贝母,草本,高约10~33厘米。鳞茎直径1~2厘米,由3~4枚或更多球状鳞片和周围许多粒状小鳞片组成。叶基生,1~2枚,具长10~24厘米的叶柄;叶片椭圆形或卵形,长4~8厘米,宽1.5~2.7厘米,先端渐尖或短尖,基部渐狭,三出脉。茎上无叶。单花顶生,具3~4枚苞片,苞片被针形,花被宽钟状;花被片6,长圆状被针形,黄色,具紫色方格斑纹,内面散生圆形黄色小腺体,基部的上方具圆形蜜腺;雄蕊6,长约为花被片的一半;花柱比子房略长,连同子房近与雄蕊等长;柱头3裂,裂片长约达花柱的2/5。花期4月。
鳞茎由3~4枚或更多球状鳞片和周围许多米粒状小鳞片组成,呈莲座状,直径l-2厘米。鳞叶片表面呈粉白色或黄白色。质脆,易断,断面略显粉质。气微,味微苦。
粉末特征:类白色。
淀粉粒极多,为粉末的主体。单粒灯泡形,卵形。不规则广卵形,贝状卵形,类三角形,菱肉形,稍扁,侧面现长椭圆形,有的较小端稍尖,直径6~60μm,长约至72μm;脐点明显,短缝状,人字状,马蹄状,三叉状,点状或十字状,大多位于较小端;层纹隐约可见。复粒稀少,细小,由2~3分粒组成。半复粒少数,脐点2~3个。多脐点单粒稀少,脐点2~4个,半月形或类圆形,位于中央或较大端。
气孔大多呈类圆形,直径56~72μm,也有扁圆形,直径至80μm,副卫细胞5~6个。此外,有的表皮细胞垂周壁呈细小连珠状增厚。螺纹导管及环纹导管直径8~30μm。
味苦;微甘;性寒。
清热化痰;止咳。主治痰热咳嗽;咯痰黄调。
内服:煎汤,6~15克。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