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牛膝 中药麻牛膝为苋科植物头花杯苋的根

麻牛膝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湿;逐瘀血。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血瘀经闭;产后恶露不尽。
 

麻牛膝

拼音名:Ma Niu Xi

别名:苦麻牛膝,金河牛膝,白牛膝,千把钩。

中药麻牛膝为苋科植物头花杯苋。秋,冬两季采挖,除去泥土,地上茎叶及须根,晒干或烘干。

 

原形态

头花杯苋,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根粗壮,灰褐色或棕红色,根条圆锥状,少扭曲。茎直立,近四棱形,具分枝,茎及枝皆疏生灰色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5~15毫米,有开展的长柔毛;叶片纸质,宽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5~14厘米,宽3~7厘米,先端尾尖,尾部长5~15毫米,基部楔形,两面疏生长柔毛,且具缘毛。花球团近单生,或仅中央顶生者有数个作短穗状排列,苞片长3~4毫米,光亮,无毛,干时褐紫色,先端渐尖,中脉在背面成龙骨状;花丛生于苞片腋部,有两性花数朵及不育花1~2朵;两性花长4毫米;两性花花被片披针形,长3~4毫米,暗紫色,先端渐尖,仅外面基部有长柔毛;不育花花被片披针状钻形,长3毫米,麦秆黄色,坚硬,先端成钩状;雄蕊花丝长3毫米,基部疏生长柔毛,较退化雄蕊为短;退化雄蕊长方形,长0.6~1毫米,为子房高度之半或2/3,为果期花丝长度的1/4,先端深裂,裂片4~8,常呈撕裂状或近流苏状,时有分枝,间或两侧细裂作缘毛状;子房基部有长柔毛。胞果长圆状卵形,长3毫米,灰黄色,无毛。种子椭圆形,长2毫米,光亮,带红色。花期8月,果期10月。

 

药材性状

根条短粗,长圆柱状锥形,两端粗细相差较大,头大尾小,常扭曲。表面棕黄色,深褐色,有皮孔及纵皱纹。体硬质脆,易折断,断面微带棕红色。气浓,味微甘,苦涩,略具麻味。

 

鉴别方法

根横切面:与川牛膝相似,主要区别在于中柱异常维管束排列紧密且较多。在根中段排列8~9圈。导管比川牛膝小,最大直径为100μm。

 

药理作用

麻牛膝所含杯苋甾酮有雌激素样作用,给未成熟大鼠灌胃10毫克/(kg·d)或50毫克/(kg·d),连续3d,可使子宫重量明显增加,但对卵巢重量影响较少。

 

性味与归经

微苦;性平。

 

功效与作用

祛风湿;逐瘀血。主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血瘀经闭;产后恶露不尽。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9~15克;或浸酒。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麻牛膝
分类:根茎类
别名:金河牛膝苦麻牛膝白牛膝千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