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Ma Huang Gen
中药麻黄根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或中麻黄的根和根茎。立秋后采挖,去尽须根及茎苗,晒干。
草麻黄,草本状灌木,高20~40厘米。木质茎匍匐卧土中;小枝直伸或微曲,绿色,长圆柱形,细纵槽纹常不明显,节明显,节间长2.5~5.5厘米,径1.5~2毫米。鳞叶膜质鞘状,长3~4毫米,下部约1/2合生,上部2裂,裂片锐三角形,先端急尖,常向外反曲。花成鳞球花序,通常雌雄异株;雄球花多成复穗状,常具总梗;雌球花单生,有梗,成熟时苞片增大,肉质,红色,成浆果状。种子2,包子苞片内,不露出,黑红色或灰褐色,三角状卵圆形或宽卵圆形,长4.5~6毫米,直径约4毫米,表面有细皱纹。花期5~6月,种子成熟期7~8月。
中麻黄,直立小灌木,高70~100厘米。木质茎粗长,直立,基径1~1.5厘米;小枝细圆柱形,对生或轮生的分枝较多,节间较短,通常长1.5~2.5厘米,直径1~1.5毫米,纵槽纹细浅不明显,被白粉,呈蓝绿色或灰绿色。鳞叶膜质鞘状,下部约2/3合生,常呈棕色,上部2裂,裂片钝三角形,长1.5~2毫米。雄球花单生或3~4个集生于节上,无梗或有短梗;雌雄花单生,常在节上成对,无柄。雌球花成熟时苞片肉质,红色,成浆果状,长卵多或卵圆形。种子通常1,窄长卵形,长5~7毫米,直径2~3毫米,多有明显的纵纹。花期6~7月;种子成熟期8~9月。
中麻黄,灌木,高20~100厘米。木质茎直立或匍匐斜上,较粗壮,基部多分枝,圆柱形,常被白粉呈灰绿色,有对生或轮生的分枝,节间长3~6厘米,直径1~3毫米,有细浅纵槽纹。鳞叶膜质鞘状,下部约1/3合生,裂片通常3裂,稀2裂,裂片钝,裂片钝三角形或窄三角状披针形。雄球花通常无梗,数个密集于节上呈团状,稀2~3个对生或轮生于节上;雌球花2~3,成簇,对生或轮生于节上,无梗或有短梗。雌球花成熟时苞片肉质,红色,成浆果状,长卵形或卵圆形,有长约1毫米的短柄。种子包于肉质红色苞片内,不外露,种子通常3粒,稀2粒,卵圆形或长卵圆形,长5~6毫米,直径约3毫米。花期5~6月,种子成熟期7~8月。
根多呈圆柱形,略弯曲,长8~25厘米,直径0.5~1.5厘米。表面均呈红棕色或灰综色,有纵皱及支根痕,外皮业糙,易成片状剥落;上端较粗,偶有膨大的根头,下部较细,常扭曲。根茎粗细均匀,具突起的节,节间长0.7~2厘米。体轻,质硬脆,易折断,断面皮部黄白色,木部淡黄色或黄色,射线放射状排列,根茎中部有髓。无臭,味微苦。以质硬,外皮色红棕色,断面色黄白者为佳。
根及根芭横切面:根的最外面有落皮层,基间散有纤维群及石细胞;木栓层为10余列细胞。皮层狭窄,有纤维和纤维束散在。木质部发达,所轮明显,由导管,管胞及木纤维组成,射线宽广,无髓。根茎射线较窄,髓部明显,散有纤维,薄壁细胞有纹孔。皮层及射线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粉末特征:棕红色或棕黄色。木栓细胞长方形,棕色,含草酸钙砂晶。纤维多单个散在,直径20~25μm,壁厚,木化,斜纹孔明显。螺纹,网纹导管直径30~50μm,导管分子穿孔板上具多数圆形穿孔。有时可见石细胞,呈长圆形,类纤维状或有分枝,直径20~50μm,壁厚。髓部薄壁细胞类方形,类长方形或类圆形,壁稍厚,具纹孔。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
理化鉴别:取麻黄根纵剖面置紫外光下观察,皮部显蓝白色荧光,木部显黄色荧光,有的中心显金黄色荧光。
麻黄根甲醇提取物2克/千克(相当于生药)能使大鼠血压明显下降,但首先分离的麻根素对大鼠却显示弱的升压作用,进一步分离获得了多种降压成分,麻黄根碱A,B,C,D3毫克/千克对大鼠有降压和减低心率作用,其中麻黄根碱B的作用最强,0.1~3毫克/千克 对大鼠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减低血压和心率的作用与剂量相关。麻黄根碱A和B对狗有相似的降压和减低心率活性,B微弱地加强去甲肾上腺素和明显地减少二甲基苯基哌哔嗪的加压作用,其降压活性被阿托品和苯海拉明所抑制,B还能抑制豚鼠由电刺激节前神经和乙酰胆碱用于神经节所诱导的输精管收缩,但对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血压升高没有影响,据此推测B的降压活性不经由血管紧张素受体的阻断,而主要由神经节的传导阻滞所致。阿魏酰组胺盐酸盐5毫克/千克可使大鼠产生有意义的降压。几种双黄酮麻黄酚和麻黄宁A,B,C,D都具有降压作用,麻黄酚10毫克/千克可使大鼠明显降压,其作用相似于麻黄根碱。
味甘;微苦;性平;归肺经。
止汗。主治自汗;盗汗。
内服:煎汤,3~10克;或入丸,散。外用:研粉扑。
有表邪者忌服。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