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Jing Jie
英文名:Fineleaf Schizonepeta Herb,Herb of Fineleaf Schizonepeta
别名:假苏,鼠蓂,姜芥。
中药荆芥为唇科植物裂叶荆芥和多裂叶荆芥的茎叶和花穗。秋季花开穗绿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也有先摘下花穗,再割取茎枝,分别晒干。
裂叶荆芥,一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具强烈香气。茎直立,四棱形,上部多分枝,基部棕紫色。全株被灰白色短柔毛。叶对生;茎基部的叶片无柄或近无柄,羽状深裂,裂片5,中部及上部叶无柄,羽状深裂,裂片3~5,长1~3.5厘米,宽1.5~2.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状渐狭并下延至叶柄,裂片披针形,全缘,上面暗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无毛,脉上及边缘较密,有腺上噗。花为轮伞花序,多轮密集于枝端,形成穗状,长3~13厘米;苞片叶状,长4~17毫米;小苞片线形,较小;花小,花萼漏斗状倒圆锥形,长约3毫米,径约1.2毫米,被灰色柔毛及黄绿色腺点,先端5齿裂,裂片卵状三角形;化冠浅红紫色,二唇形,长约4毫米,上唇先端2浅裂,唇3裂,中裂片最大;雄蕊4,二强;子房4纵裂,花柱基生,柱头2裂。小坚果4,长圆状三棱形,长约1.5毫米,径约0.7毫米,棕褐色,表面光滑。花期7~9月,果期9~11月。
多裂叶荆芥,多年生草本,高可达40~50厘米。茎基部木质化,上部四棱形,被白色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约1.5厘米;叶羽状深裂或分裂,有时浅裂至全缘,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或具疏齿,长2~3.4厘米,宽1.5~2厘米,先端锐尖,基部近截形至心形,上面深绿色,微被柔毛,下面白黄色,被白色短硬毛,脉上及边缘被睫毛,有腺点。多数轮伞花序组成顶生穗状花序,长6~12厘米;苞片叶状,深或全缘,卵形,长约1厘米;小苞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带紫色,与花等长工稍长;花萼紫色,长约5毫米,有15条脉,外被稀疏短柔毛,先端5齿裂,三角形;花冠二唇形,蓝紫色,干后淡黄色,长约8毫米,被柔毛,上唇2裂,下唇3裂,中裂片最大;雄蕊4,花药淡紫色,花柱细长,柱头2裂。小坚果4,扁长圆形,腹部稍具棱,长约1.6毫米,宽约0.6毫米,褐色。花期7~9月,果期9月以后。
裂叶荆芥,为带花穗的茎枝。茎方柱形,上部有分枝,长50~80厘米,直径0.2~0.4厘米;表面黄绿色或紫棕色,被白色短柔毛;体轻,质脆,折断面纤维状,黄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叶对生,多已脱落,叶片3~5羽状分裂,裂片细长。顶生穗状轮伞花序,长3~13厘米,直径约7毫米。花冠多脱落,宿萼黄绿色,钟形,质脆易碎,内有棕黑色小坚果。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以色淡黄绿,穗密而长,香气浓者为佳。
多裂叶荆芥,茎枝表面淡紫红色,被短柔毛;质轻脆,易折断,断面纤维状。叶裂片较宽,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轮伞花序连续,很少间断;萼齿急尖。气芳香,味微涩而辛凉。
解热镇痛作用:用伤寒混合菌苗使家兔发热,给予裂叶荆芥煎剂或乙醇浸剂2克/千克 灌胃,仅有微弱的解热作用。荆芥煎剂有解热镇痛作用。荆芥中的d-薄荷酮为镇痛的主要成分,3~甲基环己酮亦有镇痛作用。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荆芥煎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其次对炭疽杆菌,乙型链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人型结核杆菌等均表现一定的抑制作用。50%荆芥煎剂每鸡胚0.1毫升对甲型流感病毒PR8株无抑制作用。
止血作用:小鼠按Akohob氏法测定出血时间,兔毛细管法测定凝血时间,比较生品荆芥与荆芥炭的止血时间。药物均用生理盐水配制灌胃,兔2克/千克,小鼠5克/千克,用生理盐水作对照。结果表明,生品荆芥不能明显缩短出血时间,而荆芥炭则使出血时间缩短72.6%;生品荆芥使凝血时间缩短30%,而荆芥炭缩短77.7%,说明荆芥经炒炭后有止血作用。
其它作用:荆芥体外试验有弱的抑制癌细胞作用。荆芥煎剂有明显抑制小鼠耳廓肿胀作用,对醋酸引起的炎症亦有明显抗炎作用。另据报道,荆芥的抗炎成分主要是1~胡薄荷酮。苯并呋喃类化合物,3~辛醇和B-蒎烯亦有抗炎作用,前者对3a-羟基甾体脱氢酶的IC50为8.1μg/ml。
腹腔注射荆芥煎剂的小鼠半数致死量为30046±76.5毫克/千克。
裂叶荆芥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壁厚而角质化;气孔少数;腺毛柄为单细胞,头部类圆形,2细胞;腺鳞头部类圆形,8~13细胞,直径约85μm,柄极短,单细胞;非腺毛1~8细胞,以4~5细胞多见,长约700μm,壁具疣状突起,茎四棱处表皮内侧为厚角组织;皮层2~6列细胞。中柱鞘纤维束断续成环,壁微木化。形成层不甘落后明显。木质部较宽,导管及木纤维主要分布在茎四棱处。射线1~2列细胞。中央为髓部。
味辛;微苦;性微湿;归肺;肝经。
祛风;解表;透疹;止血。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目痒;咳嗽;咽喉肿痛;麻疹;痈肿;疮疥;衄血;吐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
内服:煎汤,3~10克;或临丸,散。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捣敷;或研末调散。
表虚自汗,阴虚头痛忌服。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