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翎草 中药鸡翎草为植物多叶棘豆的全草

鸡翎草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消肿止血。主治流感;咽喉肿痛;痈疮肿毒;跌扑损伤;瘀血肿胀;各种出血。
 

鸡翎草

拼音名:Ji Ling Cao

英文名:Herb of Denseleaf Crazyweed

别名:长肉芽草。

中药鸡翎草为豆科植物多叶棘豆全草。7~9月采收全草,晒干。

 

原形态

多叶棘豆,多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根长而粗壮。无地上茎成茎极缩短。叶为轮生小叶的复叶,长10~20厘米,通常有25~32轮,每轮有小叶(4)6~8(10)片;托叶卵状披针形,膜质,下部与叶柄合生,密被黄色长柔毛。叶片线状披针形,长8~10毫米,宽0.5~1.5毫米,先端渐尖,干后边缘反卷,两面密被长柔毛。总花梗长于叶或近等长,疏或密被长柔毛。总状花序生于花葶顶端,约有10余朵花;花梗极短或近无梗;苞片披针形,比萼短;萼筒状,长8~12毫米,宽3~4毫米,萼齿5,条形,苞片及萼均被长柔毛;花淡红紫色,长2~2.5厘米,旗瓣长圆形,先端圆形或微凹,基部渐狭成爪,翼瓣和龙骨瓣均短于旗瓣,龙骨瓣先端有长而尖的喙,雄蕊10,二体,(9)+1;子房圆形,被毛。荚果披针状长圆形,长约15毫米,宽约5毫米,先端具喙,表面密被长柔毛,内具较厚的假隔膜。花期5~6月,果期7~8月。

 

药材性状

皱缩成团,全株密被长柔毛。主根粗壮,长6~10厘米,有分枝。湿润展平后,羽状复叶丛生在根茎上,长10~20厘米,小叶对生或数片轮生,25~30轮;小叶片线形或披针形,长3~10毫米,宽0.5~1毫米。总状花序,花排列紧密,淡紫色,总花梗长于叶。荚果椭圆形,长约15毫米,宽约5毫米,被长柔毛,先端具10毫米长的喙。气微,味微苦,甘。

 

性味与归经

味甘;性寒;归肺;肝;脾经。

 

功效与作用

清热解毒;消肿止血。主治流感;咽喉肿痛;痈疮肿毒;跌扑损伤;瘀血肿胀;各种出血。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6~9克;研末,2~3克。外用:适量,研末敷;或煎水洗。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鸡翎草
分类:全草类
别名:长肉芽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