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刀草 中药剪刀草为植物细风轮菜的全草

剪刀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清热;行气活血;解毒消肿。主治食积腹痛;感冒发热;呕吐;泄泻;痢疾;白喉;咽喉肿痛;痈肿丹毒;荨麻疹;毒虫咬伤;跌打伤出血。
 

剪刀草

拼音名:Jian Dao Cao

英文名:Herb of Adjoin Clinopodium,Clinopodium Herb

别名:玉如意,山薄荷,节节花,野香草,土薄荷,野薄荷,野仙人草,小叶仙人草。

中药剪刀草为唇形科植物细风轮菜和邻近风轮散会全草。6~8月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8~30厘米。茎多数,自匍匐茎生了同,四棱形,被倒向短柔毛。叶对生;叶柄长0.8~1.3厘米,基部紫红色,密被短柔毛;叶片卵形或茎最下部的叶圆卵形而较小,长1.2~3.4厘米,宽12.4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下面近无毛,下面脉上具短硬毛。轮伞花序分离,或密集于茎端成短总状花序;无苞叶;苞筒不等宽,外面沿脉上被短硬毛,其余部分被微柔毛,上唇3齿,短,三角形,果时向上反折,下唇2齿,略长,先端钻形,齿均被睫毛;花冠白色至紫红色,比花萼长约1/2倍,外面被微柔毛,上唇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央裂片较大;雄蕊4,前对能主能,花药2室;子房4裂,柱头2裂。小坚果4,卵球形,褐色。花期6~8月,果期7~10月。

本种与细风轮菜的主要区别为:轮伞花常具苞叶;萼筒等宽,外面全无毛或沿脉上有极稀少的毛,内面喉部被小疏柔毛,齿缘被睫毛,上唇3齿果时不向上反折。花期5~6月,果期7~8月。

 

药材性状

细风轮菜 茎枝细柔,呈方柱形,直径约1.5毫米。表面紫棕色,有纵槽,被倒向短柔毛;折断面共同棕以。叶黄棕色或淡绿色,皱缩易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卵形,长1.2~3.4厘米,宽,1~2.4厘米,先端钝,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疏齿,侧脉2~3对,下面脉上有疏短硬毛,茎最下部叶细小,圆卵形,长宽约1厘米,上部叶卵状披针形;叶柄长0.5~1厘米,腹凹背凸,基部常带紫红色,密被短柔毛。轮伞花序常仅残留黄绿色花萼。有时可见黄白色的小坚果。气微,味微苦。

邻近风轮菜 茎无毛或有疏微毛。叶卵圆形,长0.8~2.2厘米,宽0.5~1.7厘米,边缘近基部以上具5~7对圆齿,侧脉3~4对,两面均无毛;叶柄长0.2~1厘米,腹平背凸,被疏微柔毛。

 

药理作用

酊剂用试管稀释法,1:64对白喉杆菌,1:1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1:8对乙型链球菌,1:4对大肠杆菌和枯草杆菌;煎剂1:64对白喉杆菌,1:8对金黄色葡萄球菌,1:4对乙型链球菌;浸剂1:128对白喉杆菌,1:1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链球菌都有抑制作用。

100%酊剂1毫升能中和1个最小致死量的白喉毒素对豚鼠的毒性作用。

 

药材鉴别

取剪刀草粉末0.5克,加甲醇10毫升,热回流2小时,滤过,滤液适当浓缩,点样在滤纸上,干后,再滴加醋酸镁试剂1滴,干后,紫外灯(254nm)下观察,显天蓝色荧光。

 

性味与归经

味苦;辛;性凉。

 

功效与作用

祛风清热;行气活血;解毒消肿。主治食积腹痛;感冒发热;呕吐;泄泻;痢疾;白喉;咽喉肿痛;痈肿丹毒;荨麻疹;毒虫咬伤;跌打伤出血。

 

使用方法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30~60克;或捣汁。

 

药材处方

  • 《江西草药》治感冒头痛:光风轮三钱,生姜二片,葱白二个。水煎服,每日一剂。
  • 《江西草药》治中暑腹痛:光风轮五钱,青木香根二钱。水煎服,每日一剂。
  • 治痢疾: 鲜瘦风轮菜一两,水煎内服,赤痢加白糖,白痢加红糖。
  • 治乳痈: 鲜瘦风轮菜一两,红糖一两,酌加开水炖服。另用鲜叶一握,加红糖捣烂外敷。
  • 《泉州青草药》治跌打损伤,积瘀疼痛:鲜瘦风轮菜绞汁泡酒服。
  • 《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治跌打损伤,积瘀疼痛: 鲜瘦风轮菜,用甜酒酿糟捣烂,敷伤处。
  • 《泉州本草》治妇人血崩(届血热者): 瘦风轮菜一两,生地黄,侧柏叶各五钱,入冰糖少许。水煎服,日二次。
  • 《湖南药物志》治小儿食积:瘦风轮,公母草各二钱;隔山消一钱半,槟榔,甘草各一钱。水煎服,每日服三次。
  • 《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治荨麻疹,过敏性皮炎:光风轮菜适量,煎汁洗。
 

各家论述

  • 《苏州本产药材》:止血。治乳痈,疔疮。
  • 《饮片新参》:消疮肿丹毒,虫咬伤。
  • 《江西草药》:散瘀解毒。治跌打损伤,感冒头痛,中暑腹痛。
  • 《泉州青草药》:祛风,止血,消痈,止痢。
  • 《泉州本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消痈止痢。治妇人血崩,乳痈,赤白痢。外敷痈疽肿毒。
  • 苏医《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散热。治肠炎,白喉,咽喉肿痛,痈疽疮疖,荨麻疹,过敏性皮炎。
  • 《湖南药物志》:行气,散血,消积。
 

摘录于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