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羞草 中药含羞草为豆科植物含羞草的全草

含羞草的功效与作用: 凉血解毒;清热利湿;镇静安神。主治感冒;小儿高热;支气管炎;肝炎;肠炎;结膜炎;泌尿系结石;水肿;劳伤咳血;鼻衄;血尿;神经衰弱;失眠;疮疡肿毒;带状疱疹;跌打损伤。
 

含羞草

拼音名:Han Xiu Cao

英文名:Sensitiveplat Herb,Herb of Sensitiveplant,Sensitiveplant,Touch-me-not,Action Plant,Shame Plant

别名:知羞草,怕羞草,惧内草,感应草,喝呼草,怕丑草,望江南。

中药含羞草为豆科植物含羞草全草。夏季采收全草,除去泥沙,洗净,鲜用,或扎成把,晒干。

 

原形态

含羞草,披散半灌木状草本,高可达1米。有散生,下弯的钩刺及倒生刚毛。叶对生,羽片通常4,指状排列于总叶柄之顶端;叶柄长1.5~4厘米;托叶披针形,长5~10毫米,有刚毛。小叶10~20对,触之即闭合而下垂;小叶片线状长圆形,长8~13毫米,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略偏斜,边缘有疏生刚毛。头状花序具长梗,单生或2~3个生于叶腋,直径约1厘米;花小,淡红色;苞片线形,边缘有刚毛;萼漏斗状,极小,短齿裂;花冠钟形,上部4裂,裂片三角形,外面有短柔毛;雄蕊4,基部合生,伸出花瓣外;子房有短柄,无毛,花柱丝状,柱头小。荚果扁平弯曲,长约14毫米,先端有喙,有3~4节,每节有1颗种子,荚缘波状,具刺毛,成熟时荚节脱落。种子阔卵形。花期3~4月,果期5~11月。

 

药理作用

含含羞草碱之植物,马,驴等动物食之可致脱毛。含羞草碱可看作一种毒性氮基酸,结构与酪氨酸相似,其毒性作用乃由于抑制了利用酪氨酸的酶系统,或代替了某些重要蛋白质中的酪氨酸的地位所致。饲料中含0.5~1.O%的含羞草碱即可使大鼠或小鼠生长停滞,脱发,白内障。人食入含有此碱之植物,可致头发突然脱落银合欢(Leucaena glauca)的种子中即含此碱,早年称为Leuce-nol〕。它能轻度抑制碱性磷酸酶,对含金属的酶系统抑制不显着。其低铁复合物毒性远较为小。酪氨酸大量可拮抗含羞草碱对大鼠生长的抑制作用。

 

性味与归经

味苦;涩;微苦;性微寒;小毒;归心;肝;胃;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

凉血解毒;清热利湿;镇静安神。主治感冒;小儿高热;支气管炎;肝炎;肠炎;结膜炎;泌尿系结石;水肿;劳伤咳血;鼻衄;血尿;神经衰弱;失眠;疮疡肿毒;带状疱疹;跌打损伤。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15~30克,鲜品30~60克;或炖肉。外用:适量,捣敷。

 

各家论述

  • 《生草药性备要》:止痛消肿。
  • 《本草求原》:敷疮。
  • 《岭南采药录》:治眼热作痛。
  • 《南宁市药物志》:清肝火,治小儿疳积,肝火上亢,外治疮疡作痛。
  •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安神镇静。
  • 《实用中草药》:清热利湿。治深部脓肿,肠炎,胃炎,疝气,小儿疳积。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