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石 中药浮石为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形成的多孔状石块

浮石的功效与作用: 清肺火;化老痰;利水通淋;软坚散结。主治痰热壅肺;咳喘痰稠难咯;小便淋沥涩痛;瘿瘤瘰疬。
 

浮石

拼音名:Fu Shi

别名:水花,白浮石,浮水石,大海浮石,海浮石,海石,水泡石。

中药浮石为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形成的多孔状石块—浮石。夏,秋季采,浮石多附着在海岸边,用镐刨下,清水泡去盐质及泥沙,晒干。

 

原形态

为多矿物集合体。矿物组分90%以上为非晶质火山玻璃;或含少量晶质矿物,晶质主要是长石,其次有石英,辉石及其变化产物角闪石;另外填充在矿物颗粒间或孔隙中的,尚有沸石等次生矿物。

非晶质玻璃构成多孔骨架。晶质矿物长石呈条柱状,板柱状的白至灰白色小晶体或碎粒嵌生在玻璃质中,有石英共生的酸性火山岩浮石中主要是钾-钠长石,无石英共生的中基性火山岩浮石中主要是钠-钙长石。石英则呈白至灰白色粒状嵌生在玻璃质中。辉石,多数已变化成角闪石,未脱铁时为黑褐色,已脱铁时为灰白色或绿白色。浮石中的沸石都是长石沸石化的产物,为白色粉末状,纤维状微粒,或为填充在孔洞(气孔)中的白色纤维状集合体。

 

药材性状

呈稀松似海绵状的卵形不规则块体。大小不等。表面灰白色或灰黄色,偶而呈浅红色。具多数细孔,形似蛀窠,有时呈管状。体轻,质硬而脆,易碎,断面疏松,具小孔,常有玻璃或绢丝样光泽。放大镜下可见玻璃质构成多孔骨架,晶质矿物呈斑晶或隐晶质微晶分布在骨架中。投入水中浮而不沉。气微弱,味微咸。以体轻,色灰白者为佳。

 

性味与归经

味咸;性寒;无毒;归肺;肾;肝;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

清肺火;化老痰;利水通淋;软坚散结。主治痰热壅肺;咳喘痰稠难咯;小便淋沥涩痛;瘿瘤瘰疬。

 

使用方法

内服:煎汤,10~15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水飞后吹耳或点眼。

 

用药宜忌

虚寒咳嗽患者禁服。

 

各家论述

  • 《本草拾遗》水花,江海中间,久沫成乳石,故如石水沫,犹软者是也。
  • 《本草衍义》今皮作家用之磨皮上垢,无出此石。玲球,肺之象也。气味咸寒,润下之用也。故入肺除上焦痰热,止咳嗽而软坚。清其上源,故又治诸淋。
  • 《纲目》贾所学:海石,味咸能降火,又能软坚,故力降热痰,软结痰,消顽痰;因其体浮,专主上焦心肺之分。咽喉之间消化凝结,化痰丸中必用之药也。《药品化义》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