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枝火绒草 中药分枝火绒草为菊科植的戟叶火绒草的全草

分枝火绒草的功效与作用: 祛寒止痛。主治胃寒;腹痛;风湿关节疼痛。
 

分枝火绒草

拼音名:Fen Zhi Huo Rong Cao

别名:火艾,火草,白蒿。

中药分枝火绒草为菊科植的戟叶火绒草全草。6~7月采收,去根,洗净,晾干。

 

原形态

戟叶火绒草,多年生草本,高10~80厘米。根状茎分枝短,骨数个至10余个簇生的花茎和少数与花茎同形的不育茎,无莲座状叶丛。茎稍细弱,被蛛丝状密毛或灰白色绵毛;腋芽常在花后生长,成长达10厘米而叶密集的分枝。叶宽或狭线形,长10~40毫米或更长,宽1.3~6.5毫米,基部心形或箭形,抱茎,上面被灰色棉状或绢状毛,下面被白色茸毛。苞叶多数,与茎上部叶多少等长2~4倍,披针形或线形,两面被白色或灰白色密茸毛,开展成直径2~7厘米的星状苞叶群,或有长总苞梗而成数个分苞叶群。头状花序径约4~5毫米,5~30个密集,少有单生;总苞长3~4毫米,被白色长柔毛状密茸毛;总苞片约3层,先端无毛,干膜质,渐尖或近圆形,远超出毛茸之上;小花异型,有少数雌花,或雌雄异株;花冠长约3毫米,雄花花冠漏斗状;雌花花冠丝状;冠毛白色,基部稍黄色;雄花冠毛上部多少粗厚,有短毛状密齿或细锯齿;雌花冠毛丝状,有细齿或密锯齿,不育的子房和瘦果有乳头状突起或短粗毛。花期6~7月。

 

性味与归经

味淡;辛;性温。

 

功效与作用

祛寒止痛。主治胃寒;腹痛;风湿关节疼痛。

 

使用方法

外用:适量,研末灸。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分枝火绒草
分类:全草类
别名:白蒿火草火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