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Bian Dou Hua
英文名:Flower of Hyacinth Dolichos
别名:南豆花。
中药扁豆花为豆科植物扁豆的花。7~8月间采收未完全开放的花,晒干或阴干。
扁豆,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长达6米。茎常呈淡紫色或淡绿色,无毛或疏被柔毛。三出复叶;叶柄长4~14厘米;托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被白色柔毛;顶生小叶柄长1.5~3.5厘米,两侧小叶柄较短,长2~3毫米,均被白色柔毛;顶生小叶宽三角状卵形,长5~10厘米,宽约与长相等,先端尖,基部广楔形或截形,全线,两面均被短柔毛,沿叶脉处较多,基出3主脉,侧卧羽状;侧生小叶斜卵形,两边不均等。总状花序腋生,长15~25厘米,直立,花序轴较粗壮;2~4花或多花丛生于花序轴的节上,小苞片舌状,2枚,早落;花萼宽钟状,先端5齿,上部2齿几乎完全合生,其余3齿近相等,边缘密被白色柔毛;花冠蝶形,白色或淡紫色,长约2厘米,旗瓣广椭圆形,先端向内微凹,翼瓣斜椭圆形,近基部处一侧有耳状突起,龙骨瓣舟状,弯曲几成直角;雄蕊10,1枚单生,其余9枚的花丝部分连合成管状,将雌蕊包被;子房线形,有绢毛,基部有腺体,花柱近先端有白色髯毛,柱头头状。荚果镰形或倒卵状长椭圆形,扁平,长5~8厘米,宽1~3厘米,先端较宽,顶上具一向下弯曲的喙,边缘粗糙。种子2~5颗,扁椭圆形,白色,红褐色或近黑色,长8~13毫米,宽6~9毫米,厚4~7毫米,种脐与种脊长而隆起,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花期6~8月,果期9月。
花呈扁平不规则三角形,长,宽约1厘米。下部有绿褐色钟状的花萼,萼齿5,其中2齿几合生,外被白色短柔毛。花瓣5,皱缩,黄白,黄棕或紫棕色,未开放的花外为旗瓣包围,开放后,广卵圆形的旗瓣则向外反折;两侧为翼瓣,斜椭圆形,基部有小耳;龙骨瓣镰钩状,几弯成直角。雄蕊10,其中9枚基部联合;内有一柱状雌蕊,弯曲。质软,体轻。气微香,味淡。以朵大,色黄白,气香者为佳。
扁豆花煎液62.5毫克/ml,在试管内可抑制宋内型,福氏型痢疾杆菌生长。
(1)取扁豆花粗粉1克,加水20毫升,微沸20分钟,趁热滤过,取滤液点于滤纸上,再点加0.3%茚三酮溶液,热吹风,显紫红色。(检查黄酮)(2)取扁豆花粗粉0.5克,加乙醇10毫升,温浸3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约2毫升,加浓盐酸2~3滴,并慢慢加入锌粉少许,放于温水浴中数分钟,显红色。(检查黄酮)(3)薄层色谱 取扁豆花粗粉0.5克,加氯仿10毫升,冷浸24h,滤过,滤渣挥尽氯仿后,加乙醇15毫升,冷浸24h,滤过,滤液浓缩至1毫升,作供试品溶液。另取对照品槲皮素和芦丁制成对照品溶液。吸取二溶液点于硅胶G-CMC层析板上,用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0.5)展开,干后喷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紫外灯下观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处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粉末特征:土黄色。花粉粒类圆形,长圆形,直径35~50μm,表面有细网状雕纹,具3个萌发孔。非腺毛甚多,1~3细胞,完整者42~380(-600)μm,顶端细胞甚长,先端多锐尖。腺毛头部4~8细胞,倒卵形,柄1~3个细胞。萼片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或稍弯曲,可见腺毛,非腺毛或毛脱落痕;气孔不定式。花冠表皮细胞表面观呈类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壁稍弯曲,表面有细密的角质纹理;横切面观外壁向外隆起,或略呈乳突状。草酸钙棱晶成片存在于萼片薄壁细胞中,呈长双柱形。有花粉囊内壁细胞,形状不规则,壁螺状增厚。药隔细胞壁菲薄。
平;甘淡;无毒;归脾;胃;大肠经。
解暑化湿,和中健脾。主治夏伤暑湿,发热,泄泻,痢疾,赤白带下,跌打伤肿。
外用:适量,捣敷。内服:煎汤,3~9克;或研末;或捣汁。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