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叶 中药白芷叶为伞形科植杭白芷和祁白芷的叶

白芷叶的功效与作用: 祛风解毒。主治瘾疹;丹毒。
 

白芷叶

拼音名:Bai Zhi Ye

英文名:leaf of Dahurian Angelica,leaf of Eumenol Angelica,leaf of Taiwan Angelica

别名:莴麻。

中药白芷叶为伞形科植杭白芷祁白芷。春,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

白芷,多年生高大草本,高1~1.5米。根长圆锥形,上部近方形,表面灰棕色,有多数较大的皮孔样横向突起,略排列成数纵行,质硬,较重,断面白色,粉性大。茎及叶鞘多为黄绿色。基生叶一回羽状分裂,有长柄,叶柄下部有管状抱茎,边缘膜质的叶鞘;茎上部叶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叶片轮廓国卵形至三角形,长15~30厘米,宽10~25厘米,叶柄下部为囊状膨大的膜质叶鞘,无毛或稀有毛,常带紫色;末回裂片长圆形,卵形或线状披针形,多无柄,长2.5~-6厘米,宽1~2.5厘米,急尖,边缘有不规则的白色软骨质粗锯齿,具短尖头,基部两则常不等大,沿叶轴下延成翅状;花序下方的叶简化成无吉的,显着膨大的囊状叶鞘,外面无毛。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直径10~30厘米,花序梗长5~20厘米,花序梗,伞辐和花柄均有短糙毛;伞辐18~40;总苞片1~2,通常缺;小总苞片5~10枚,线状披针形,膜质;花白色;花瓣倒卵形,先端内曲成凹头状;花柱比短圆锥状的花柱基长2倍。果实长圆形至卵圆形,黄棕色,有时带紫色,长4~7毫米,宽4~6毫米,无毛,背棱扁,厚而钝圆,远较棱槽中有油管1,合生面有油管2。花期7~8月,果期8~9月。2.祁白芷本种的植物形态与杭白芷基本一致。区别点在于:根圆锥形,表面灰黄色至黄棕以,皮孔样的横向突起散生,断面灰白色,粉性略差,油性较大。栽培于河北,湖南等地北方地区。

 

性味与归经

味辛;性平。

 

功效与作用

祛风解毒。主治瘾疹;丹毒。

 

使用方法

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粉扑。

 

各家论述

《纲目》浴丹毒,瘾疹风疮。

 

摘录于

《中华本草》

药材信息

名称:白芷叶
分类:叶类
别名:莴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