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名:Bai Li Bu
别名:白栎蒲。
中药白栎蔀为壳斗科植物白栎带有虫瘿的果实,总苞或根。带虫瘿的果实及总苞,秋季采集,晒干。根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白栎带,落叶乔木,高达20米。或长成灌木状。小枝有沟槽,密被灰色或灰褐色绒毛。叶互生;叶柄长3~5毫米,被棕黄色绒毛;叶片革质,倒卵形或椭圆状倒卵形,长7~15厘米,宽3~8厘米,先端钝或短渐尖,基部窄楔形或窄楔形或窄圆形,边缘具波状齿或粗钝齿,上面被疏星状绒毛或近无毛,下面密生灰色星状绒毛,侧脉8~12对。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序轴被绒毛,雄花或葇荑花序,长6~7厘米,花被片6,被柔毛;雄蕊6,罕8;雌花序长1~4厘米,单生或2~4朵聚生,子房3室,柱头3~4。壳斗杯形,包围坚果约1/3,高4~8毫米,小苞片卵状披针形,排列紧密,在口缘外伸出;坚果长椭圆形,直径0.7~1.2厘米,高1.7~2厘米,无毛,果脐略隆起。花期4月,果期10月。
味苦;涩;性平。
理气消积;明目解毒。主治疳积;疝气;泄泻;痢疾;火眼赤痛;疮疖。
内服:煎汤,15~21克.外用:适量,煅炭研敷。
《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