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林中药材网

山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山麻黄

别名

臭草(《植物名实图考》)、裸芸香(《中国种子植物属辞典》)、蛇草(《植物分类学报》)、除草、蛇伤药、千足吴( 《中国种子植物科辞典》)四川常用中药材》)

功效

美容、健脾、行水。治疗感冒、咳嗽、气喘、呕吐和水肿。

《四川常用中草药》:‘缓解症状,止呕,平喘。治疗感冒、咳嗽、水肿和蛇咬伤。 '

《广西植物名录》:‘利尿消肿。 '

用法用量

内服:汤剂,25元。

成分

地上部分含香豆素佛手柑内酯、黄蜂毒素、异匹哌内林、芦丁内酯(chalepensin),3-(1,1-二甲基烯丙基)horniarin [3-(1,1-二甲基烯丙基)-horniarin]。

性味

《四川常用中药材》:‘性温,味微辛。 '

归经

膀胱;肺;脾经

加工采集

四月至六月收获。

植物形态

山麻黄

多年生亚灌木,高60-80厘米,全身无毛,有腺斑。 3片复叶,互生,叶柄长达2厘米;小叶卵形、倒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长0.7-2.5厘米,宽0.3-1厘米,中间小叶较大,先端钝。基部楔形,整个或波状;叶柄短。花两性,单生于叶腋;花梗细长;萼片4-5裂,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约1毫米;花瓣4-5枚,卵状长圆形,黄色,长4-6毫米;雄蕊810枚,花丝长短不等;子房上位,2室,花柱1,顶部浅裂。蒴果肾形,顶部裂。种子臂形状。春天开花。

主要发现于沙滩和山丘上。分布于湖北、四川、广西等地。

药用部位

为芸香科植物麻黄的全草。

来自何书

《中药植物》

标签: